连载我的ldquo大学rdquo

作者简介:

啊聪,本名李尚聪,94年被生于河南商丘,从初中开始就经常揣着省吃俭用攒了很久的生活费,到处远行,高三的时候放弃了高考,自18岁起,一直到22岁,在亚洲各地不间断旅行了四年(-),自认为是一场不同常规的“大学”生涯..

而本连载的内容即是这场不同于大部分同龄人且不同于常规的“大学”生涯..

(18岁,三次进藏..放弃了高考,开始了不同于同龄人的“大学”轨迹..)

(19岁,横跨亚欧大陆,在俄罗斯打工,走遍大半个中国,尝试不带钱的旅行,开始在各地做自己的东西,在各地街头表演的生涯..)

(20岁,从北京搭顺风车到俄罗斯北极圈内城市摩尔曼斯克,55天时间从拉萨走路到尼泊尔的加德满都..)

(21岁的时候,两个月时间从大理走路到琅勃拉邦,在超过10个国家的街头做过自己的“演出”..)

本篇接前篇:

连载《我的“大学”》01-05(叛逆少年篇)

连载《我的“大学”》05-10(年的川藏线,珠峰大本营和冈仁波齐,阿里环线篇)

连载《我的“大学”》10-14(因为来自河南被赶下车,年冬天从北京搭便车到拉萨,尝试不花钱的旅行篇)

连载《我的“大学”》14-20(放弃高考,18岁少年骑单车北上俄罗斯篇)

连载《我的“大学”》20-22(离开中国,“大学”全篇正式开始)

连载《我的“大学”》22-25(“爱情”结束,手机被偷,遇到活佛,拿到众筹,年骑行西伯利亚上篇)

连载《我的“大学”》25-28(我和我的小狗“好运”,遇到图瓦草原的“卓玛”,年骑行西伯利亚下篇)

连载《我的“大学”》28-31(我的另一只小狗“自由”,初拍纪录片,“不带钱出门的尝试”开启篇)

连载《我的“大学”》31-35(“不带钱出门的尝试”成功,真诚表白被拒,骑行生涯告一段落,重返俄罗斯篇)

连载《我的“大学”》35-38(在西伯利亚搭便车遭遇持枪抢劫,别开生面的俄罗斯旅行者聚会,初次穿越亚欧大陆篇)

连载《我的“大学”》38-41(从午夜的莫斯科郊外搭便车去圣彼得堡,在中餐厅打工,难忘的圣彼得堡生活篇)

连载《我的“大学”》41-43(再次表白被拒,在云南拍短片,从北京搭便车去俄罗斯北极圈出发篇)

连载《我的“大学”》43-47(二次穿越亚欧大陆,越过北极圈,经历极昼,从北京搭便车去俄罗斯北极圈完结篇)

连载《我的“大学”》47-50(年马年转冈仁波齐,从新疆搭便车“新藏线”回拉萨篇)

连载《我的“大学”》50-53(年从拉萨55天走路到尼泊尔加德满都出发篇)

连载《我的“大学”》53-56(趟水过河,走出雪地无人区,走路到另一个国家,从拉萨走路到尼泊尔完结篇)

《我的“大学”》56-59:内容约字,阅读需要40-45分钟。

本篇时间线:年的11月-年12月。"我"20岁。

56.我的摩托车日记

年11月的第一天,我徒步走到加德满都的市区。至此,从拉萨出发,走路到尼泊尔的首都,长达五十天的纯粹徒步之旅正式结束。

一到加德满都市区,在泰米尔街区,我发现在这边的中国人比我想象中还多,我想着难得来一趟其他国家,就尽量别跟中国人待在一起了。

我找到一家在中国的网站上搜不到的当地客栈,在那里住下。晚上我尝了瓶尼泊尔当地的啤酒,找了一家人去的比较多的餐厅吃了顿尼泊尔的藏式饺子。

美好的加德满都初体验过去..

至此,我已经尝试过坐火车,坐班车,搭顺风车,坐飞机,骑单车,徒步等等各种旅行的方式,但是如果说我最向往的旅行方式,以上那些都不是,我最向往的是能够骑摩托车进行一场旅行。

当时我觉得骑摩托车旅行是体验自由的一种最佳方式。

其一,摩托车有说走就走的底气,能开就能走;其二,摩托车有速度(至少比骑行更轻松,也更方便);其三,路上花费的油钱并不多,可以花不多的钱,跑得足够远。

然后接下里的那几天,我开始琢磨着在加德满都租一辆摩托车..

与此同时,我还有另外一件要事要办,就是在加德满都办理印度签证。

我在网上搜到过有中国的旅行者曾经在加德满都成功申请到印度签证的攻略,只需要带着材料到加德满都的印度大使馆即可,不需要提供财产方面的证明,比起中国所需要的手续简单很多。

而且,我当时拿的是老版的护照(当时在尼泊尔申请印度签证的中国旅行者不能使用之后推出的新版护照,原因大概是因为新版的中国护照上有中印两国的领土争议。)

在摩托车之旅这件事情敲定前,我先去了一趟印度驻加德满都大使馆。

排队询问的时候我遇到几个持老护照的中国旅行者,他们跟我说虽然用老护照可以在这里不用复杂手续申请到印度签证,但是,对于中国旅行者们,只能申请到最多为一个月停留期的印度签证。(那时候去印度还不像今天这样火爆。更没有电子签证一说。)

并且,这个尼泊尔拿到的印度签证有效期将从你拿到签证的那一天开始算..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在印度待得久一点,最好就在拿到签证的那天出发,否则,你迟一天去印度,你在印度能待的时间就会浪费掉一天。

这是件让人心疼的事情,更让人心疼的是,当时这个规定是为持老版护照的中国旅行者而“量身设计”的..更悲催的是,新版护照的伙伴们连申请的资格都没有..

当那些欧美国家的伙伴们在讨论着是申请3个月的签证,还是申请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停留期的签证的时候,我们只有报以羡慕的目光了..

当时年的在尼泊尔申请印度签证的申请费用是尼泊尔卢比(按照当时的汇率是将近人民币),需要递交的材料是填好的申请表格,照片,离开印度的机票订单(如果没有订机票,在使馆附近的旅行社花几块钱就可以办,只订不付钱)。

我交了材料后,被告知一周以后来取签证,这意味着我的印度签证如果顺利出签,那么有效期也是从一周以后开始生效..

我本来想在尼泊尔待更久的时间,但迫于出签之后的窘境,我不得不放弃这个打算。

印度签证的事情暂告一段落,我赶紧回到了摩托车之旅的计划上面..

其实我当时是没有摩托车驾照的..(请大家不要模仿..据说在加德满都其实也能很顺利地办理摩托车驾照,但我当时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了。)

另外,这个摩托车通常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踏板的,一种是挂档的,前者和电动车类似,后者稍微复杂一些,当时我觉得后者更酷一些,我心想哪怕我最终不能进行一场长途的摩托车旅行,那也试着去学一下怎么开这个挂档摩托车,也算不白来了,但是我得先有辆现成的挂档摩托车吧?

我当时住的客栈在游客居多的泰米尔老城区,那一带有很多租赁摩托车的店家,我先是随便找了其中的一家打探消息。

那第一家店里的老板貌似看我顺眼,没有提到驾照的事情,还说可以给我打折,眼看着我就要付钱给他了,我“一不小心”提到了试车,结果他一眼就瞧中我不会骑这挂档摩托..

我有些灰心,但是不甘心..

之后,我又找到一家店,这一次,我没有再提什么试车的事情,我们谈好价格之后(当时可以谈到5美金一天),交完钱,我没有直接骑车,而是先把摩托车推到外面的街上去..

店家对我没有丝毫的怀疑,我有如奥斯卡影帝般的演出“成功”了..

我只是先把把车子推到了街上去,推出了那家店里人的视线,但实际上该怎么启动这台车子,我甚至都不清楚..

我是愣看了一会儿街上的人怎么驾驶摩托车(在尼泊尔很多人都把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街上有很多摩托车),然后再综合网上查到的步骤,开始一轮又一轮的尝试..

我尝试了十来分钟,未果..

当时路边有几个闲人见我始终没把摩托车开走,过来问我怎么回事..我也是没辙了,就跟大家当面请教,并请他们给我做示范,最后,在当地尼泊尔人民的无私帮助下,我现学挂档摩托车取得“成功”,当天下午我就把摩托车开出了加德满都的市区..

我把车子开在加德满都的外围,围着整个城市转来绕去,我感到我一下子有了空前的自由,现在我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想走就走想停就停..

于是乎刚有了车子的第二天,我就开始了那段属于我的摩托车日记。

我从加德满都出发,一路向西,去了博卡拉(尼泊尔著名旅游城市),博卡拉之后去了蓝毗尼(释迦摩尼出生地),之后经过奇特旺国家公园那一带返回加德满都,绕了尼泊尔一个小环线。

整趟旅途骑行千公里,历时5天。

回来加德满都的那天,我刚好赶到印度大使馆拿到我的印度签证。

(从加德满都去往博卡拉的路上)

(蓝毗尼的小柏油路)

(年11月,我在尼泊尔的摩托车旅行体验中)

这五天摩托车之旅,说长不长,说短也不太短。

除了体验了一回摩托车旅行说走就走的同时,我也体会到了一些在过去我不曾知道的摩托车骑行路上的辛苦,比如说车子很笨重,有的时候在城里交通堵塞比较多的时候,尤其是在加德满都的泰米尔附近,很多车子挨着一起排队等信号灯,如果稍微一不谨慎,就可能重心不稳,人倒车倒,甚至影响到整个交通局面。

另外,遇到恶劣天气的时候,比如刮风下雨,跟汽车比起来,摩托车也不占到任何优势。

笔者认为,无论任何交通工具,任何情况下,体验任何自由的方式,安全都应该放在首要考虑。

祝所有看到此的朋友,人生遇到更多美好,旅途路上平平安安。

57.印度大陆漂流记

年的11月13日,我和两个在办印度签证时候认识的中国驴友,一起坐班车去了蓝毗尼附近的尼泊尔印度边境,从边境我们走路到下一个国度,印度。

当晚,我们从印度边境这边的小镇上,坐班车到了一个有火车站的城市。然后我们辗转坐了一夜的火车,抵达了我们在印度的第一站,恒河边上的瓦拉纳西。

之后我和这两个驴友分开了。(还是一个人更加自由无拘束..)

我找了一家恒河边上的旅馆,跟店家搞了搞价钱,在一个人民币约20块一晚的小单间里住了三天。

这三天是我在印度最初的三天,这个城市是印度最富盛名的旅游胜地。

这里一切也都给了我十足的新鲜感:

在这里,很多动物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相当神圣,假若你看到一头牛在街上晃悠甚至悠闲地徜徉在马路正中央,不要见怪,那是它的特权..

宗教给印度当地人的生活影响是很深的。信众最多的印度教教徒们热衷于在恒河里沐浴,常常能看到当地人以及从天南海北赶到这里来的印度教徒在此沐浴,他们相信这里这里水是,神圣的,而且虔诚的教徒们甚至希望死后能葬在这里,假若你在河边漫步,有的时候还能遇到正在举行的火葬印度教徒仪式。

我也曾经入乡随俗了一回,找到河边一处沐浴者较多的地方,和那些当地人一起,没入到水里去。

我不会游泳,所以只是为了体验,在水浅的地方泡了一会儿。

除了印度教的信众,在印度还有很多种的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等等。

有一晚,我在恒河边上弹琴,就遇到了两个信奉基督教的印度女子,我跟她们聊了一会儿,我感觉整体上,当地的英文普及率比中国高很多,我跟他们说了一些当时中国的情况,她们分享了她们带的点心给我吃。

之后,又过来一个穆斯林大叔,他看我一头的长发,问我是不是中国的歌星,他和那两个信奉基督教的女子都说想听我唱歌,我就给他们在河边献唱了一首..

除了在一些比较美好的文化体验,我也在印度有些不太愉快的感受。

或许是因为瓦拉纳希是印度著名的游客集散地,我时常会被一些素不相识的人“跟踪”和“搭讪”,他们不是“介绍”你去哪里住宿,就是忽悠你去哪里玩。

我在瓦拉纳西办手机卡就被坑了一次,那大叔说在他的店里办卡比在手机店里更方便更快捷,我信了他,结果我付了钱之后,他拿着登记好我的各种信息,又把带去附近的一个手机店里去,再次登记..

我这才明白过来,我比正常办理付了更多的钱..

我问手机店里的人,可不可以在手机店里办卡,他们说不行,说马上就弄好了..

当时我就很尴尬地站在手机店里,那大叔陪我一起等着,明明我可以自己来手机店里办卡,他却故作成为了手机店里的“中介”,可我丝毫感觉不出他有一丝的尴尬..

(瓦拉纳西,恒河边上)

(瓦拉纳西,在马路边上惬意休息的牛..)

(挂在墙上的男式小便池,这不是废弃的厕所,也不是艺术品,这是真的拿来用的..那是年,后来的年,我再次来瓦拉纳希的时候,这些恒河边上的露天小便池已经被撤掉了。)

瓦拉纳希之后,我坐火车去了印度的首都新德里。

(印度的火车上,小孩和敞开的车门)

前几天初到印度的时候,坐的是一趟夜班火车,从瓦拉纳希到新德里,我体验了一回白天的车。

传统的印度火车,乘客车厢的车门通常都是敞开着的,乘客甚至都可以坐在那个门的边上吹吹风,下午车开的时候,可以直接坐在门边上,看会儿西下的太阳,这和中国封闭式的火车车厢很不一样,那吹风的感觉非常舒服和自由。

(新德里,印度门)

(在新德里住的小旅馆)

(新德里,路边的小吃)

我在新德里的旅馆里,感觉一个人有些无聊,孤独,不知道去哪里玩,也没什么朋友在这里,于是就没有久留。

不过我查到了一则最新的消息说,孟加拉国推出了中国人落地签证政策。(当时年底。)

因为我的印度签证只剩下20天左右的停留期。我打算在印度绕一小半圈之后,先通过落地签,进入孟加拉国。之后再从孟加拉国再申请一次印度签证,再回到印度,继续在印度旅行。

离开新德里之后,我去了以泰姬陵闻名于世界的城市阿格拉。

(阿格拉,路边的猴子)

初到阿格拉,我遇到了各种坑的事情。

一出火车站,我就迅速被一群突突车司机和人力三轮车夫给围上了,他们可能都觉得我是日本人,一个劲儿地跟我说“空尼奇哇”,我想徒步走一会儿,他们“不让”,他们说到城里太远了,我懒得解释,就一个人走了。

但是紧接着,有人就跟着过来了,尤其其中的一个人力三轮车夫最为执着..

我已经走了1公里多的路,他还一直跟着我。我说我只想走路,真的不坐车,但是他仍然跟着我..

我索性就不理他了。之后我找了一个地方上厕所。

上完厕所回来,我愣住了,他竟然还在等着我..

晚上,我又在泰姬陵附近遇到一个人力三轮车夫,这一个也很是很执着,我说我只是在附近散步而已,他说他可以给我便宜实惠的乘车价格。

我随口问了下,多少,他回答了一个数字。

其实我只是问问而已,然后我告诉他,我还是想自己走路散散步。

他说他可以给我再便宜一些..

我说,谢谢,不用了。

他没有走,而是继续跟着我。

过了一会儿,他说,先生,这样吧,我再给你便宜点。

我说,我真的只是想走路,仅此而已。

他继续减价,说给我更便宜。最后见我没啥反应,他来了一招绝的,他说:“先生,免费让你坐,走吧,跟我走吧......”

我一时之间哭笑不得。

去参观泰姬陵的前一晚,我背着吉他到泰姬陵的四周逛了一下,我在一个游客集中的地方,弹唱了几下。

有一个当地的哥们过来问我,你是不是日本的?

我说,不是..

他问我是哪的,我说我来自中国,然后他的脸色立刻就变了。

之后,他去他的店铺里拿来一个泰姬陵的明信片,送给了我,送的时候,他很严肃地跟我说:“我不喜欢中国人,但是你看起来还可以。”..

可见当时,因为政治的问题,印度对于中国的印象已经不是那么好。

(进入泰姬陵景区参观,我戴着从西藏带来的帽子,拍了张照片,留念。年11月。)

离开阿格拉之后的接下来的几日,我依次去了印度的几个以色彩著称的旅游城市:有着古老粉红色建筑的“粉红色之城”斋浦尔,能从古城堡上俯瞰到老城区一片蓝的“蓝色之城”焦特布尔,以及坐落于荒凉沙漠地带的“黄金色之城”杰伊瑟尔梅尔。

(“粉红色之城”斋浦尔的火车站)

为了省钱,从斋浦尔开始,我在印度的旅程就再也没有住过旅馆,要么是扎营,要么是通过CouchSurfing在网上寻求当地人借宿。

一天,我很晚的时候才到“粉红色之城”,索性就在当地市中心的一个广场上扎营过了一宿。

(在斋浦尔的第一晚)

第二天,我找了一家客栈,因为床位都满了,我就问老板,我可不可以付钱在他们的院子里面扎营过一晚,这样我既可以省钱,也可以使用客栈里的资源(可以洗澡,可以给手机充电)。老板见我也是个游客而已,就同意了我的请求。

(在斋浦尔的第二天,在客栈里扎营,下午的时候趁着阳光晒睡袋。)

在斋普尔,我再次遇到了之前在尼泊尔一起办印度签证的几个中国驴友,我们一起去吃了很多当地的小吃。

之后,我们还一起参观了当地的梅兰加尔古堡,从城市的高处俯瞰整个城市里的那一片片蓝色的建筑群。

(印度当地非常常见的路边摊酸奶,音译过来叫做“拉西”)

(俯瞰“蓝色之城”焦特布尔)

(“蓝色之城”的普通民居)

那天晚上,我也在这片蓝色的建筑群之中,在一个民居旁边的大树下扎营过了一夜。(白天的时候我把行李放在那些驴友住的旅馆里,为了省钱,我还是去外面搭了帐篷。)

之后,我跟那些驴友们告别,继续一个人的旅程。我来到“黄金色之城”杰伊瑟尔梅尔,继续一个人的扎营..

像在斋浦尔的时候那样,我又找到了一家可以搭帐篷过夜的客栈。

(杰伊瑟尔梅尔,我当时在这家客栈的顶层扎营,景致极好,可以直接看到“黄金色之城”古老的城堡,我跟老板谈好价格,他们当时收我5块钱一晚,而且我能用网用水,这多多少少比在路边扎营更安全一些,所以就成交了。)

几个彩色之城过去,我从杰伊瑟尔梅尔附近的小城巴尔梅尔辗转坐连夜的火车去了孟买。

这之前,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个愿意接待我的印度哥们,他是宝莱坞里某个电影公司里的编导人员,所以,我到了孟买之后,便去找了他。

我在他的公寓里住了几日。那也是第一次住在印度当地人的家里边。

当时在孟买每天的白天,我会到城区里面晃悠,也会去海边晃悠,到了晚上,有的时候,我会买上一瓶啤酒,打包一份印度当地特色的鸡肉米饭(briyani),找到另一片海边,一边听着浪打岸边的声音,吹着印度洋(阿拉伯海)的海风,一边吃着东西,再一边喝起这啤酒。

我在孟买过完了年11月份剩下最后几天,时间来到了12月份。

到了12月份。我在印度的可停留时间已经进行了三分之二。(因为我当时的印度签证上的停留日期就要在12月里结束。)

然后,我买了12月初,离开孟买去加尔各答的火车票。(加尔各答距离孟加拉国很近,按照我当时的计划,我可以从加尔各答去孟加拉国,之后在孟加拉国再次申请到印度签证的时候,再回来印度。)

(我当时的孟买沙发主居住的小区)

(孟买的印度门)

(孟买的一处海滩边上)

(孟买的老城区)

58.一波三折的签证问题

如果没有签证停留时间的限制,我梦想从孟买一路向南,坐火车一直到印度大陆的最南端根尼亚古马里。

印度的火车票很便宜,当时我从孟买到加尔各答的这趟火车,两天两夜在火车上,一张普通卧铺的车票价格换算成人民币才只有50多块。

但是普通的印度火车卧铺不提供睡觉的寝具,只有一张空铺,因为我有睡袋,一切变得更加方便,我只需要躺在上面,盖上睡袋,想睡就睡,睡饱了还可以到车厢连接处的车门那里,吹吹印度大陆的晚风和下午风。

平时车上也有人卖印度当地的小吃和很便宜的水果等等。

我在CouchSurfing上联系到了一个加尔各答的当地印度大叔,他说他可以接待我住几日。

所以一到加尔各答,我就去找了那个大叔,他是一个学者,他的家位于加尔各答的一个老旧的别墅区里。

学者大叔说他很向往共产主义式的生活,他的家里甚至有一副共产党的旗子。

他说他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在欧洲留过学,他像我这么大的时候,就在欧洲有过搭便车的旅行。

他离过婚,前妻是一个英国的女人,他的女儿跟着前妻一起在伦敦生活。现在的他,只有自己一个人生活在加尔各答,他家里的空间非常足够,他就通过国际沙发客的网站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

在我之前,这里已经有过很多国家的人都在他的家里借宿过,很多人还都留下了一些纪念品。

我的背包里有一件从西藏一直背到现在的军大衣,在我被困雪山的那几日里我就是靠着这件军大衣保住了自己的体温,我把这件军大衣送给了学者大叔。

我说这军大衣一般是部队里面的人才穿的,这部队是共产党的部队,对于一个向往共产主义的朋友来说,这是一件不错的收藏。

学者大叔很高兴,我额外还送了几个中国的硬币给他。

隔日他告诉我他朋友的儿子要在不久之后举行婚礼,婚礼之前将会有一个婚前的聚会(感觉像是订婚的那种),他邀请我一起去了那个聚会。

(左一,学者大叔,往右依次是新娘,新郎,我,他们的朋友。大叔说这种场合不能穿得太随意,所以他特意借了我一件正装给我。)

(加尔各答当地特色的黄色出租车,还有接待我的学者大叔)

后来因为学者大叔要去其他城市办事情,我从他那里搬了出去。

我为了省钱,没有去找旅馆住店,而是继续在街上晃悠,找可以扎营的地方。

我背着大包,提着吉他,走了很远的路,夜深了的时候,到了加尔各答的火车站。我看到有很多人在候车厅里的地板上躺着休息,甚至有的人直接在车站外面铺上垫子睡觉。

看到这一幕,我萌生了类似的想法:

午夜时分,我也加入了在车站外面“睡觉大军”的行列,我把自己的帐篷搭在一堆人之中的一个“空铺”上,就地入乡随俗..

(加尔各答的火车站外,在这些地上睡觉的人们边上,我找到了一个角落,我小心翼翼地把我的帐篷搭在那里过了一夜..不过那个夜里,我睡觉的时候总觉得哪里的味道十分的刺鼻,但是我身心疲惫,经不起再换地方,我也不想再折腾,所以就没有挪动位置,忍着一会儿就睡去了,第二天起来,我发现那晚我扎营的那个角落似乎曾经有人撒过了尿..那角落也紧挨着一个天然的厕所..老子这才恍然大悟..)

第二天上午,我从帐篷里出来,帐外躺在地上的人们统统都不见了踪影,那种感觉像是突然换了一个世界。这一整宿过去,竟然也没有任何人过来打扰我..

再一看我帐篷的周围,这个印度乃至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大城市之一又开始忙碌起来..

我收拾好行李,到边上火车站的行李寄存室把背包寄存起来(在印度,火车站的行李寄存特别便宜,通常仅是一瓶水或是一瓶饮料的价格,就足够你在没有任何行李的负担的情况下,到火车站外面耍上好长一段时间)。

然后我背着我的吉他,在加尔各答的街头一晃又是一整个白天。

(加尔各答,在路边洗浴的当地人)

我买了那天晚上从加尔各答去往印度东北部西里古里的火车票。

但是这张票是一张没有座位的票,为了躲避检票员的盘查,我躲在别人的卧铺底下,铺上自己的垫子,睡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我在进入西里古里之前的一个车站提前下了车,原因是我看着孟加拉国的口岸距离这个车站更近一些。

所以我提前下了车,下车之后我还在这车站买了几张一个月之后我在印度其他几个地方继续旅行的火车票(同时为我后面在孟加拉国申请印度签证提供一些旅行的证据)。

搞定完车票的事情,我就往印度和孟加拉的边境走。因为距离并不太远,我起初选择了徒步。

这条路十分安静,几乎没有车辆经过,走到下午,我到了口岸边上,我一进去,里面的工作人员非常惊讶地看着我:

“你怎么在这里?”他们都瞪大了眼睛。

“我要去孟加拉国啊。”我说。

“什么?”其中一个人表情立刻严肃了起来。

“你不知道吗?这里只是一个货物的口岸,不接受游客的..所以,这里没有办法帮你办理出境......”

“不是吧!”我好不容易到了这里,结果却不能从这里过去。

我恍然大悟,似乎这就是为什么我一路上都不见有什么私家的车辆,原来这里只是一个针对货物进出口的口岸。

“你应该去另一个地方,游客一般都从那里去孟加拉国,现在过去还来得及。”刚才一脸惊讶的工作人员安慰我说。

他们找来了一个当地人,帮忙把我送到了去另一个口岸的路口处。

我在那里搭到一辆客车,一个小时后,我又在另一个路口处换了另一趟客车。

临近傍晚,我抵达了他们说的那个口岸,我进去一问,得知那里还有半个小时就要下班了,我紧赶慢赶跑到了那个边境移民局。

我正欣喜着,印度这边的边检大叔发话了:“你的孟加拉国签证在哪里?”

“是这样的,我就要去办落地签证..”

大叔翻了翻我的护照,摇摇头,说:“你没有孟加拉国签证,我不能给你办理出境。”

“不是啊!我明明可以办理落地签证的!”我急了。

“不行的,你必须先有孟加拉国的签证我才可以放你过去。”

“你先放我过去,我才能办落地签证啊。你不放我,我怎么弄签证?”

这个时候眼看着我俩要吵起来,另外几个工作人员过来了。

“你好,请问你是什么国籍?”

“中国。”

“那你为什么没有孟加拉国签证?”

“中国人可以在孟加拉国办理落地签啊,这是最近新出的政策。这消息是真的,所以我才这么来了。”

“这个消息有没有我们可比你更清楚,我们知道有这回事,但是这个政策不适用于我们这边的这个口岸,你说的那个口岸应该在加尔各答的附近,而不是这里。”

“什么!”

“我们可以替你拨通孟加拉那边的边检人员的电话,你可以亲自问他们。”

然后,他们真的拨通了孟加拉国那边的边检人员的电话,我把我的情况解释了一番。

“是这样的,目前的这个落地签证政策只适用于加尔各答附近的那个口岸,而不是这里,所以很抱歉。”

“可是..”

“不知道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先生?”

“没有了..”

说完,那边就挂了电话。

再过几个小时,我的印度签证就要到期了。

折腾了一整天,我竟然没办法从这里出境。

印度这边的口岸说没有孟加拉签证不让离开,孟加拉那边的口岸说不给办理孟加拉落地签证。

很快,两边的工作人员都下班了。

去个孟加拉国怎么就这么难?签证的问题怎么就这么恼人。若不是印度签证只给我一个月停留期限,我才不至于这么奔波..

我突然想到,既然,进也不是,停在印度也不是,不如就暂时不去孟加拉国了,我现在待着这个地方,实际上是三个国家的交界处,南部的孟加拉国,中部的印度,还有一个就是北边的尼泊尔。

尼泊尔办理可以落地签,距离这里只有三个小时的车程。

那就去尼泊尔吧!

不,是回尼泊尔。

于是乎,在折腾了一个白天,奔波去了两个口岸无果之后,我又继续了折腾..

我先搭到一辆当地好心人的摩托车到了口岸附近的车站,中间倒了另一趟客车,夜里9点钟的时候回到我早上就到过的那个火车站附近。

又过了两个小时,我坐上了当地的最后一班客车抵达印度和尼泊尔的边境。

我到了口岸的时候,工作人员都已经关门休息了。但是里面的保安给我开了门,好在那天移民局的大哥通情达理,待我一五一十地解释完了我那天的情况之后,他们决定给我开一个“后门”。

“我明天再给你办理出境的手续,今天你先在这儿待着吧。”那移民局工作人员说。

我也没别的地方去,所以当晚我在移民局外面的一排座子上铺上睡袋,过了一夜。

(印度尼泊尔边境,印度这边的移民局门口,我在这条座子上睡了一晚。)

(清晨,印度尼泊尔边境,桥的那边是尼泊尔境内。)

第二天一早,昨晚的那个移民局工作人员给我办理了离开印度的手续,我是在昨天晚上到了这里,但直到今天早上(签证过期后的第一天),这个出境戳才盖到我的护照上面,这个日期本应该是9号,但盖在上面的却是10号。

他们说这没什么影响,我便匆匆赶去尼泊尔那边了。

年的12月11日,我坐了一天一夜的客车,从尼泊尔东部和印度的边境回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

我在加德满都稍作休息,买了一张直接从尼泊尔飞往孟加拉国的机票。

在此之前,我从来都没想过,区区一个孟加拉国,因为签证的问题,致使我花了这么多的金钱和精力。(只是我在印度一个月省吃俭用的生活费,都没有那么多。)

几天后,我从加德满都飞往孟加拉国的首都,达卡。

不过达卡的沙发主都非常热情,我收到了很多人的邀请。我事先选择并联系好了其中一个可以接待我的孟加拉朋友。

那天我到了达卡机场之后,终于顺利通过落地签证入境孟加拉国,然后我出了机场,借一个当地人的电话联系上了他,他委托借我电话的这个人帮我拦了一辆当地的突突车。

我坐着这辆突突车从机场这边,赶去了达卡的市区。

据说,孟加拉国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那天的堵车的情况,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当地除了汽车和摩托车以外,还有满大街的突突车和人力三轮车,你一来我一去,彼此之间互不相让,整个世界一片混乱..

原本走半个小时就能走完的路线,结果在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堵的地方之一,走了快个三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接待我的这个孟加拉朋友叫做博汗,他是一个当地的大学生,当时他在做英语导游方面的兼职。

博汗的英文很棒,那天除了接待我这个中国旅行者之外,还有一个德国的女生也在他那里借宿。

(去往孟加拉国的航班,孟加拉航空)

(当时在达卡街上看到的“奇观”)

在孟加拉国的第二天,我赶上了一个当地的节日,12月16日,是孟加拉国的胜利日:这是为了纪念战胜巴基斯坦取得独立的一个节日。

这一天,游客可以在街上看到一些当地人的游行,有的人会骑着摩托车,举着爱国的宣传标语,在城市里环行。

很多地方都挂上了孟加拉国的国旗,一些人的脸上涂上了孟加拉国的国徽,能在一个国家的节日期间到访当地人生活的地方,对一个游客来说,这非常值得。

(那年,孟加拉国出了一位女总统,在达卡的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有关她的政治宣传的图片。)

听孟加拉的朋友博汗说,在几十年前,印巴分治之初,孟加拉被叫做东巴基斯坦,在那时候,孟加拉和现在的巴基斯坦是同一个国家。

他说当时的那个巴基斯坦对孟加拉这边有一些政治方面的压迫,以至于两方最终爆发了战争,后来东巴基斯坦赢得了胜利,取得了独立,变成了现在的孟加拉国。

“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跟印度应该有一些关系吧?”我问博汗。

“是的,是有一些关系。不过,我不喜欢印度。”博汗说。

“那你对这个国家是怎么看的呢?”我继续问他。

“其实都还好,只是印度一直都不给我发放签证,这很让人讨厌。”博汗说。

“所以说,普通的孟加拉人申请印度签证很麻烦吗?”

“对,有一些麻烦,反正不是那么容易。”

我想到我自己,我已经计划在达卡再次申请印度签证,博汗得知之后,便把印度驻孟加拉大使馆的地址告诉了我。

之后,我顺着博汗给我的地址找到了那里。

那天,排队等待申请印度签证的人很多,保安看到我是外国人,说外国人有特殊的待遇,可以不用排队。

于是我就“不要脸”一回,直接进去了。

但是,一听说我是中国人,那印度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的脸就沉了下来。

“你是中国人的话,有一些麻烦。”那工作人员说。

我不敢“顶撞”他们,于是就屏住了呼吸..

“你等一下吧。”

然后我等了十几分钟,这工作人员出去一趟,再回来。

“很不好意思,我们这里不能给中国人办理签证。”

这话冷冷的,如一块冰柱子打到我心里去。

“可是我已经买好了去印度的机票以及离开的机票,我还有一个月后在印度旅行的火车票,我后面的行程都跟印度有关系..”我说。

“我们也没有办法,你不应该提前把票都买好了。”

他们说得有理,可是我觉得这些都不合理。

“很抱歉..”

“可是..”我想再解释,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下一位!”

“等一等!”我叫住那工作人员,说,“假若我申请过境签证,是否可以?”

“不可以,只要是中国人,就不能在这里申请印度签证。”

我带着我已经冰冷了的心走出了那个印度大使馆...我努力忍着我对这一切的失望和绝望。

以前,我总说别向这个混蛋的世界低头,可是在这个时候,似乎抬头也都没有任何意义了。

“只要是中国人,就不能在孟加拉国申请印度签证。”(年12月)

我如果早知道是这样子,根本就不会来孟加拉这个国家了。我宁愿自己在印度滞留下去,任凭签证过期,即便那样,也总也比我花钱到飞到这里,最后还不能再回到印度,浪费了后面的机票和车票,省下不少的钱吧!

最终,我只好预订了一张之后从孟加拉国飞泰国的机票。(之后再从东南亚回中国。)

后来我一直都不甘心在孟加拉国申请印度签证被拒绝的这件事情:

假若当初我在尼泊尔申请印度签证的时候,签证官会像对待那些欧美国家的旅行者那样,对中国旅行者一视同仁,给我发放超过一个月停留期的印度签证,我至于会像现在这样吗?我至于会损失那么多的金钱和精力吗?

中国的旅行者怎么了呢?

我只是想去更多的地方而已。我只是想去你们的国家,走一走,看一看。

我需要的仅仅就是一个旅行的签证,仅此而已。

我已经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我去的时间和离开的时间,哪怕是这样,也不行吗?

你们抛开那些政治的纠纷,还是不行吗?

“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旅行者,也不可以吗?”(对于所有那些在申请签证方面遇到不公正待遇的旅行者而言,笔者的经历或也只是茫茫旅者中非常微不足道的一例..)

59.我在孟加拉国的遭遇:连续被偷了钱包和手机

因为这一波三折的签证问题,我不得不继续停留在孟加拉国一段时间,一直到20多天以后的1月11日(从达卡飞泰国曼谷)。

在攻略书上我了解到孟加拉国的几个值得一去的景点:

东北部的茶园,东南部的世界最长海滩,以及西南部的孟加拉虎保护区。

我做了一个先东北,再东南,最后到西南的环绕孟加拉国的旅行计划。

之后我告别了孟加拉朋友博汗的家,坐大巴车先离开了达卡。

(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走水路的人们)

那天凌晨,我抵达了一个叫做锡尔赫特的小城市。我先徒步走到了当地的火车站,在车站院子边上的一处草坪上,扎营睡到了天亮。

(在孟加拉国的当地车站附近扎营,第二天起来)

早上起来,我买了一张从那里去著名茶镇斯里蒙戈尔的火车票。

那趟车发车的时间是下午三点多钟,所以我先背着包在这个小城市里晃悠了一圈,中午的时候,我坐在车站外面,找了一处没车经过的地方,坐下来,摆起自己的摊子,唱了一会儿。

这是第一次在孟加拉国唱,收入不多,仅仅60塔卡(约合人民币5块钱),倒是来看我唱的人蜂拥一般,貌似附近的闲人都过来围观了。

(在孟加拉国东北部小城市锡尔赫特的路边唱)

(围观我的当地人)

晚上,我坐着火车抵达我计划之中的著名茶镇斯里蒙戈尔。

从车站里出来,我先去买到下一个城市的车票。我去问了一下,但是被告知这两天的票都已经售罄。

暂时不知道去哪里,我就在车站里的候车处坐着弹琴,然后,我再次引来了很多人的围观。

在这种场合里,过来搭讪的人,形形色色,有车站外的宾馆老板,也有还在读书的大学生,甚至还有去过中国的当地生意人。

我跟两个酷爱旅行的孟加拉大学生聊到了一起,我们分享了一些旅行路上的照片,他们邀请我去他们待的旅馆里面住上一晚。

我觉得难得可以认识跟自己年龄相仿同时又有共同爱好的当地孟加拉朋友,于是我就跟着他们离开了火车站。

(未完待续..)

shancon

这份鼓励也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nafutia.com/ddts/77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