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ldquo深蓝大海mi

展览前言EXHIBITIONFOREWORD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奋斗史,成就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用一个世纪的时间,使中华民族正焕发出蓬勃生机,以大国崛起之姿态,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中国的崛起离不开海洋,海兴则国强民富。中华民族是最早开发利用海洋的民族之一,拥有优秀灿烂的海洋文明,“海上丝绸之路”更是将灿烂的华夏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玉环市,作为红色记忆深厚的国家级海洋文明示范区,将在首届全国海洋文化剪纸大赛基础上,继续举办“深蓝大海·红色记忆——第二届全国海洋文化剪纸精品展”,既能展现玉环市及沿海区域丰富的海洋文化,又能展示新时代城市风貌,讴歌伟大红色征程,向百年党庆献礼。组织架构ORGANIZATIONSTRUCTURE指导单位: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学术支持: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所主办单位: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台州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玉环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中共玉环市委宣传部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玉环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协办单位:玉环市文化馆玉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台州市汉邦美术馆媒体支持:《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杭州日报》、《中国美术报》、《中华剪纸》评审专家组REVIEWEXPERTGROUP初评评审专家组:中剪会专家王言昌、段建珺、张春颖、郭梅花、周爱军。终评评审专家组:中剪会专家杨兆群、沈雷、李守白、王少丰,玉环文旅局副局长阙海江。评选原则SELECTIONPRINCIPLE1、原作与报名参评作品需一致;2、作品需符合本次大赛征稿规范;3、作品须为作者本人原创作品;4、原作的创意及技艺评判;5、作品紧扣主题,积极、健康、向上,具备正能量。特邀作品SPECIALINVITATIONWORKS▲《海祭》/张树贤/北京/80xcm/特邀作品作品《海祭》是张树贤老师为纪念玉环红色文化精心创作。作品反映台州玉环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保卫家乡,在白色恐怖下,在敌人的严刑面前,表现出气宇轩昂的英雄气概。胡公冕、金贯真、陈文杰等多位英雄烈士舍身为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铁骨映忠魂,与日月同辉,和深蓝大海共存。年后的今天,英雄宝岛耸立在祖国的东南沿海。这些红色的记忆让我们后人永远铭记。▲《玉环骄傲人物》/沈雷/浙江省/80xcm/特邀作品

《玉环骄傲人物》是沈雷老师围绕玉环三位骄傲人物(黄再青、郭口顺、卓玉宝)精心创作。人物剪纸一是主题人物要像,二是表现形式要统一,三是要有剪纸语言。《海岛老百花》的主角黄再青是敬业奉献、助人为乐的中国好人,是一位长期在文艺战线上工作的“红色轻骑兵”,退休后本色依旧。画面表现黄再青手拿话筒,舒伸手臂在教唱歌的情景,鲜花、音符随着手指在飞舞形成环状,使画面有动态感,一群舞者随着乐曲翩翩起舞。《敬业模范·道德模范》的主题人物是郭口顺,他是老党员、老领导,离休后三十年如一日为青少年成长操劳,画面上部是表现郭口顺在党旗前宣誓的特写;中部是戴着红领巾的郭口顺正在给孩子们讲玉环海岛民兵的革命故事。背景以青松、红梅、万年青来装饰,强化剪纸元素。《榜样的力量》是表现中国好人道德模范卓玉宝。退休后仍然忙碌在基层一线的综治干部。画面表现卓玉宝在海岛推着自行车,行进在崎岖小道上,挨门挨户去倾听群众的声音。画面上海岛、山、树、渔船这些元素,随着鱼香和海腥味,让人感觉一种浓浓的海岛风情。

▲《玉环风貌》/李守白/上海/80xcm/特邀作品

这幅充满视觉张力的海派剪纸系列作品《玉环风貌》是李守白老师为台州玉环市精心创作,表现的是“海上蛟龙——跨海大桥”“海洋民俗——坎门花龙”“海湾城市——玉环新城”。整幅作品画面色彩明丽丰富、层次鲜明具有很强的节奏感,画面前景将玉环地标跨海大桥,玉环民俗坎门花龙及玉环新城错落有致的排列,以海派剪纸套色手法将景象具体化,后景则进行虚化处理,仅用略带渐变的深蓝和亮橙色为背景,留白处理的白云和旭日,以及镂空的景物布局,达到疏密得当,拉开前后层次关系的艺术效果。这些细节的精心布置,寄托着李守白先生对玉环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美好祝福与希望。作品大气并充满意境。充满故事性的画面,令人百看不腻。

▲《蝶变·玉环》/王继红/山东省/80xcm/特邀作品

作品《蝶变·玉环》是王继红老师为“美丽蝶变”的玉环市精心创作。作品以“蝶变·玉环”为主题,以组画的方式呈现出玉环作为海洋城市高速发展的城市风貌和极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作品采用镂空、衬色和拼贴等多种形式糅合的方式进行创意,以不同色彩倾向的灰色卡纸为材料,展现出玉环和谐、温馨、光明的时代气息……

▲《坎门民兵营》/李斌杰/山西省/80xcm/特邀作品

作品《坎门民兵营》是李斌杰老师为纪念“玉环坎门英雄基干民兵营”精心创作。“脚踏万顷波浪,身披日月霞光,我们是英雄基干民兵营;守卫在祖国的海防线上,月光中留下巡逻的足迹,梦乡里迎来黎明的安详……”彩色剪纸作品《坎门女民兵》充分运用绿植遍地的海岸、飞溅的浪花、翱翔的海鸥、启航的帆船、飘扬着五星红旗的哨所、飒爽英姿全副武装的女民兵群体等元素,展现了“东海第一哨”——坎门民兵营的女民兵日夜守望海空、用青春和热血在东海之滨谱写着海防之歌和英雄史诗的动人场景,她们用青春和热血打造东海海岸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整幅作品线条剪刻流畅、色彩鲜艳明快,人物景物情景交融,赏心悦目,雅俗共赏。获奖作品AWARD-WINNINGWORKSFIESTPRIZE一等奖▲《大海的故事》/薛佳慧/北京/一等奖作品采用染色剪纸的形式,内容体现中国海洋文化。同时用鱼戏莲、螃蟹、凤凰等民间经典元素表达美好吉祥的寓意。画面整体以蓝色为主,采用青花晕染的方式,体现海洋文化的氛围。此作品选用对称图案方式,使画面具有独特装饰性及饱满感,用冷色调晕染渐变增加了层次感,呈现海洋生态之灵动性。▲《玉环映象》系列/孙涛/吉林省/一等奖作品《玉环映象》是玉环地区海洋文化中最有魅力、最有特色的一种文化积淀和传承,蕴含着对大海的礼赞,对生命的赞赏,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玉环是东海边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海岛、水鸟、各种各样的鱼、网和勤劳勇敢、欢乐的渔民组成了鲜活的玉环映象。剪纸构图饱满,画面以蓝色为主调,人物造型稚拙、厚朴,采用剪影来表现;背景则用斜线、流云、渔网等不规则线条来活跃画面。点睛之处是在一片蓝色汪洋中,白色网线衬出的展现玉环民俗的黑色调前景。画面用蓝、白、黑表现劳动与娱乐场景,蕴含着渔民对大海对生命的礼赞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母亲的礼物》/何雅雯/江苏省/一等奖作品从内容上分为内外层,外框纹样繁复柔美,主要以海底美丽的生物形态穿插构成,如贝壳、水母、鱼类、海草、珊瑚等;内部主要刻绘了玉环海岛居民的风土人情,集中展现在一位母亲和孩子的互动上,海螺点题母亲的礼物,母亲也可以说是海洋,有将大海寓为母亲之意。作品从色彩上主要以白、蓝、深蓝底的色调为主,仿佛海浪、海洋、海底的主色调。作品深深地表达了对海洋、对自然之美的赞扬、对玉环美好生活的赞美、对海洋母亲无私馈赠的感恩之情。此幅作品构图饱满、色彩单纯而明亮,海洋图案的纹样边框对主题画面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既有传统、又有创新。人物造型秀美,母子间的互动情深意长,这是一幅完全符合装饰画准则的优秀剪纸作品。▲《摇撸号子》/鱼永清/陕西省/一等奖旧时岱山及舟山木帆船是捕鱼和海上交通的主要工具,船上一切工序全靠手工操纵。周文利,“舟山渔民号子”代表传承人。自16岁下海捕鱼,已和渔民号子相伴60个年头,他每天需要出海、拉网、收锚、拉船、摇撸等渔业劳动。号子是集体劳动中协同用力时,为统一步调、减轻疲劳等所唱的歌,大都由一人领唱,大家应和,歌词一般都是语气词,声音宏厚有力,节奏强烈。他日复一日在大海里吹着海风劳作,敢于拼搏、勇立潮头的精神要代代传承与发扬,值得记载。这幅剪纸整体构图较为完美,黑、白、灰布局得当,画面处理得丰富耐看。人物造型以及鱼、鸟、牛和水的动态充满生命活力。剪法上充分运用阴剪阳剪互衬的方法,表现出线与面的关系,不但富有节奏,也突出了主题内容,让人能感觉到主人公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情景。同时采用细腻精巧的刀法进行对画面的描画,较好地表现出了水乡秀美的地域特点。不足之处的是网中的鱼虽然刻画的较为丰富,但有点杂乱之感,如稍做规整,让网中的鱼产生一种韵律感就更好了。▲《海之歌》/张伟萍/浙江省/一等奖生蚝迎来了收获期,个个硕大肥美,渔民们忙碌打捞、分选生蚝,一派喜获丰收的景象。大海、渔船、渔民,构成了相依共存、和谐共生的生活画面,温馨而美好。作品里,动态各异的渔民正忙碌地收获着大海赐予的“果实”,丰收的喜悦写在渔民的脸上,也载满了船舱。作品构图饱满,虚实关系明了,刀法洗练娴熟,色彩简约纯朴。不难看出,作者有较为深厚地沿海渔村的生活感悟和丰富地创作实践经验。SECONDPRIZE二等奖▲《五谷丰(蜂)登》/李青媛/安徽省/二等奖作品《五谷丰(蜂)登》的创作源泉是来源于小岛居民丰衣足食,自给自足的快乐场面:春耕一粒谷,润土润土;叶子节节高,生长生长;蜂巢在涌动,穿梭穿梭;待秋金色日,安乐安乐。在庸碌平凡的生活中,我看到的不是喋喋不休的叙事,而是万象丛生:翻滚的麦浪、笑开花的豆荚、雍容富态的南瓜、灿烂的红脸蛋和飞舞的小黄蜂……对于创作而言,我们要的不过是在柴米油盐的浸泡中对星空有片刻的仰望和抒情,就此而言,个体鲜活的体验永远都是最重要的……▲《舞鱼灯》/吕晓珊/广东省/二等奖作品以我国沿海地区鱼灯文化为题材,表现鱼灯舞开场时,渔民高举鱼灯巡行。作品有意将渔民出海捕鱼获得丰收的场景置于上方鱼龙身上,营造非现实的理想图形,以表达渔民祈求风调雨顺、鱼蟹满仓的美好愿景。形形色色的鱼灯好似鱼儿在水中畅游,又似鸟儿在天空翱翔、欢呼雀跃、自由自在、祥和顺畅。鱼灯舞是沿海一带渔民用以拜神祭祖,喜庆丰收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多在传统节日里表演,早已成为沿海地区常见的民俗活动之一。作品构图形式新颖,刀语犀利奔放,面画干净利落,黑与白、动与静、线与面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是一幅赏心悦目的现代剪纸作品。▲《渔家少女》/王强/贵州省/二等奖作品以渔女、水纹、鱼等海洋元素为主题,展现幸福的生活,蝙蝠寓意着福满多多,生活越来越好。该作品:首先,运用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造型形式,并通过夸张和提炼,具有了鲜明的表现风格。其次,采用花、鸟、鱼等吉祥的剪纸符号,通过整体布局,形成了黑白灰主次分明的视觉图式,具有新时代剪纸的创新性。▲《时尚渔村》/陆道敏/贵州省/二等奖画面以描绘四个时尚的青年渔民,头顶着满满一筐鱼的丰收景象为主题,这一大筐鱼与渔民时尚的衣着,反映着新时代背景下渔民在物质和精神上富足的幸福生活。这幅剪纸描绘了几个时尚的青年,头顶着、手拿着满满的一筐筐鱼体现的丰收景象为主题,反映新时代背景下渔民物质与精神上富足的幸福生活。画面中黑、白、灰关系处理得当,构图饱满,画面由几何形体分割、变形、打散构成,形成丰富的装饰味道。守正创新,也体现了作者在继承传统剪纸的基础上创新求变的表现。▲《百年华诞》/岳红霞/贵州省/二等奖作品运用了红色、黑色和橙色为主色调进行剪纸拼贴,画面中描绘两个苗族姑娘纳鞋底,纳出主题“百年华诞”,旁边运用了“彩蝶飞鱼”的形象,增加作品的灵动性。同时画面的中央,刻画了在战争时期不怕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形象,旗帜上有长城、遵义会议会址等,展示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最后的橙色部分,以新生活为背景,展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所带来的幸福生活。作品以写实的表现手法,采用黑色套色、红色、橙色来表现三个情境,刻画了两个生活在新时代的苗族姑娘通过绣鞋垫的方式表达对党的百年华诞的真情祝福。画面喜庆、丰盈、华丽,剪刻精细、唯美,是一幅既契合主题又有一定新意的剪纸佳作。▲《祭海》/王倩倩/山东省/二等奖《祭海》是我们海阳市的祭海仪式,海阳大秧歌在祭海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乐大夫带领秧歌队先祭海再拜龙王,祭海时乐大夫上三炷香,分别喊: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祭祀供品有圣虫(胶东面花)、鱼、猪头等。(祭海词由海阳大秧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鞠明东提供。)作品构图饱满、造型粗犷。主体人物夸张的舞蹈动作与文字、祭物巧妙融合,突出主题的同时也使画面闹中有静、动静结合。在色彩搭配上,黑、灰、红三色相结合,特别是画面中上下呼应的两小点红色,点缀了跳跃感,增加了祭海仪式的神秘感,恰当的留白使画面透气不失稳重,是一幅很成功的作品。▲《威海八珍》系列/李棕桦/山东省/二等奖作品表现的是威海海味剪纸,体现出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作品造型饱满、主题突出、剪制精美。画面以写实为主,配以水草、珊瑚等用点、线、面等形式进行组建,既准确地表现了“八珍”形象,又使画面富有变化,具有装饰性。圆形造型使构图更显饱满,有“丰收”之意。水草、触角等恰到好处地展出画面,既增加画面灵动性又意为“富富有余”。一幅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表达出了赶海人对“八珍”的热爱,更是对家乡的热爱。▲《海韵》/杨秀丽/山东省/二等奖海洋是生命之源,是万物生灵共同的摇篮,共生共荣,来自万物的和谐。作品用紫色为主色调,代表了大海的神秘;各种海洋生物和荷花,寓意相辅相成,和谐共存,海洋生物采用人脸表现,既表达了大海与人类密切相关,又体现了剪纸的心随意动。这个作品充分的体现了山东高密的传统剪纸手法,又运用了现代的装饰加以点缀,再加上浓浓的农民画色彩,色彩搭配舒服,整体看起来很协调。▲《敲起鱼饼迎亲人》/何贤顺/浙江省/二等奖玉环市人民临海而居,渔业资源丰富,小吃名目繁多,其中鱼面的风味很是独特,是款待来宾的食物。鱼面以鳗鱼的肉为主料,拌以番薯淀粉,敲打成鱼饼,以平底锅热烤成型!这组内容情形是我前几年去玉环采风时所见到的,见其场景为全国之独特,故而创作之。这是一幅具有浓郁渔乡风情的优秀作品。剪纸物象以阳刻为主要造型语言,通过刻画制作鱼饼等几个典型情节,其配饰以传统扣碗等吉祥纹样表达,使剪纸既充满地域生活气息又兼具厚重传统文化内涵,这种创作审美认知和追求实属不易;作品中,剔鱼与制饼两个叙事情节表现处的衔接,以及山、船等表现稍有堆砌之感,配饰纹样中的石榴、桃、佛手等表现在取形造势上稍显僵硬,这对作品中“气韵”的凝聚似有不益。▲《海岛上的渔嫂》/林荣文/浙江省/二等奖作品反映温岭市石塘半岛上的渔民渔嫂的生活,以喜悦的心情迎来丰收,年年有余(鱼),生活越来越好。这是一幅反映渔嫂生活的渔乡风情佳作。剪纸中通过渔嫂与鱼的不同生活情境和一种近乎装饰性语素表达的营构,充分再现了渔乡人那种昂扬、健康、纯真的生活风貌,彰显出一种具有独特地域特点的生命气息;让观者稍有不尽之意的是,这幅作品在组合上分别饰以红、黑两色板块相接,旨在组成一幅整体的画面,这样处理无疑有一种简单拼凑之嫌,可能会在无形中削弱作品的表达力度。THIRDPRIZE三等奖▲《玉环渔家风情》/葛庭友/安徽省/三等奖作品表现玉环渔家人出海捕鱼,归来时喜获丰收的场景。▲《渔家乐》/高少萍/福建省/三等奖伴随着晚归的渔船,渔家女操持着家务,孩童绕膝玩耍,晾晒的渔网勾起了旧日渔家生活点点滴滴的记忆,那抹不去的乡愁直挂帆桅。▲《鱼乡之韵》/魏小琳/甘肃省/三等奖九条鲷鱼意寓着富贵有余,展现了过去玉环人以海为生的海洋文化。男人出海捕鱼,女人操持家务,祈盼丈夫平安归来。高山上四只脚印,寓意着步步登高。主图鲷鱼,以文旦柚树及文旦果为装饰,采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充分展示了玉环物产丰盛、人杰地灵的特点,结合传统美好寓意的符号,步步登高、正官正印、平升三级、吉庆有余等,体现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美好家园的热爱与向往。祝大美玉环一步一个新台阶,再谱华章!▲《丝路古韵》/许瑞芬/贵州省/三等奖作品以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历史为背景,利用剪纸的语言和手法再现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盛况:先进的航海技术、庞大的商贸船队以及丝绸、瓷器、茶叶等丰富多样的贸易商品,与东南亚地区和印度洋诸国广泛联系并建立了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的海上通道,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休鱼前的收获》/于福林/吉林省/三等奖作品体现水韵独具的渔家收获季节。

▲《小康生活》系列/刘秀芹/吉林省/三等奖

在党的政策领导下,老百姓安居乐业,享受美好的幸福生活,女人在家带孩子守家业,男人出海打鱼。▲《鱼趣》系列/李青/江苏省/三等奖

《鱼趣》这组作品以“鱼”为主角,用剪刀诠释这个可爱的精灵,作品中呈现了几十多条纹样和造型各异的鱼儿,除了有“鱼”,还融入了“树”的元素,“鱼”寓意着吉祥有余、富贵有余等,“树”寓意着朝气蓬勃的祖国繁华正茂。

▲《攻占玉环岛》/李祥曾媛媛/江苏省/三等奖作品展现的场景是: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括苍支队在玉环县地方武装的支援下,向盘踞在玉环岛上的国民党残余部队发起攻击。括苍支队和民兵从海上三个方向突袭围攻玉环岛。在猛烈的攻击下,敌军四处逃窜。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解放军攻占了玉环岛。▲《和谐共存》/李嵋屏/山西省/三等奖蔚蓝的大海波涛汹涌、浪花翻卷,在广阔无垠的海面下,海底世界五彩斑斓。珊瑚灿烂、水草飘逸,小鱼小虾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鲨鱼、海豚悠闲地徜徉在水下世界里。人类在海洋世界里探寻着更大的奥秘,与水下生物结成了好朋友,和谐相处,共存共生。海洋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保护力度加强,海底世界已经成为另一个万物竞相自由生长的大家园。作品为彩色宣纸拼贴剪纸,采用阴剪手法剪制而成。▲《收获的喜悦》/杜成慧/陕西省/三等奖作品展现了渔民收获满满后的喜悦心情。▲《鱼之韵》/栾旭初/陕西省/三等奖广袤无垠的海洋,鱼产丰富,是各种鱼类生存和繁衍的天堂,也是渔民赖以生存的生计之本。在收获的季节中,渔民头戴渔斗笠,渔民全身都用鱼的形象来装饰,人欢鱼肥,丰收喜悦之情洋溢于渔翁之脸。背后的各种小鱼在海洋中自由遨游成长,一派和谐共生的景象,也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具体体现。▲《鱼面飘香》/林玉红/浙江省/三等奖作品鱼面飘香,画面表现的是玉环当地特色“敲鱼面”的场景。作者用剪纸的形式展现了古法炮制“鱼面”的全过程:宰鮸鱼、剐鱼肉、撒番粉、敲面皮、鏊上煎熟、卷切成面、晾晒鱼面。作者将海岛传统地方美食记录下来,希望将其流传下去。▲《归航》/许春江/浙江省/三等奖夕阳西下,船儿满载着海产品归来,喜获丰收。背景是深蓝色的大海,用鱼、船、海浪的纹样,显得比较和谐。▲《和谐》/孙海静/浙江省/三等奖该作品制作的原型是绣娘刺绣鞋底的鞋样,一双鞋子通“合鞋”,谐音“和谐”。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的历程,历经千辛万苦,像鞋子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坚实而又沉稳。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祝福中国更加美丽昌盛。▲《满载而归》/林敏/浙江省/三等奖海洋是广大资源的依托,是生命的摇篮,让我们全力以赴保护海洋环境。作者以波浪为圆心,外面一圈是各种鱼类,海洋生物,代表海洋物产丰富!中间画面是渔民一家捕鱼归来,夕阳下,满载而归,表达了渔民富足而快乐的生活!EXCELLENCEPRIZE优秀奖▲《开渔节》/吴鹏/安徽省/优秀奖作品分成两半部分,第一部分表现渔民开渔节的欢庆场面,有舞龙的、舞鱼的、打鼓的;第二部分表现的是渔民下海捕鱼的壮观场面,一网下去,收获满满,大家齐心协力往上拉这满满一网的鱼,都高兴的合不拢嘴。岸边还有渔民把新打的鱼一篮子一篮子的装起来,干劲十足。这条龙一部分在渔民的舞动下,上下翻飞,一部分在海里来回舞动,这也体现了龙在中国的文化中特殊的地位。越来越小的渔船把空间往远处延伸,表现了中国渔民的美好未来和更大的收获。▲《收获》/韩国玲/安徽省/优秀奖作品表现海岛居民的生活,早晨出海打鱼,收获满满,表达了收获的喜悦之情。▲《海之声·螺之语》/杨菲/安徽省/优秀奖静静的海螺,倾听海的故事!▲《海上耕耘喜丰收》/李巧燕/福建省/优秀奖《海上耕耘喜丰收》剪的是作者的家乡漳浦渔村北江,几年前这里还很贫穷,自从在党的十九大精神领导下脱贫攻坚,振兴乡村,发展海上田野养鲍鱼,村民们纷纷走上致富之路。作品有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人物造型生动形象,表达真挚感情,阴阳剪法互相结合。▲《浪花里飞出丰收渔歌》/王志峰/福建省/优秀奖作品采用四折方式剪刻,画面以中间一朵鲜花过渡到浪花,四条大鱼和各种鱼、虾、蟹嬉戏于海浪间,展现出一幅渔业繁荣的丰收景象。▲《织梦》/李小燕/福建省/优秀奖作品表现福建泉州崇武海边的惠安姑娘,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勇于开拓、勤劳致富。画面表现两位美丽的惠安姑娘,身穿富有特色的惠安服饰在织网的情境,同时也是在织出她们心中的梦想。剪纸技法既有传统镂空形式,又结合套色,增强了画面感染力。▲《听爷爷讲过去的事》/魏琴/福建省/优秀奖—,建党百年,我们坐在门槛上,听爷爷讲故事,说现在,望未来:从南湖的船上到人民大会堂的革命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成就;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小康生活的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红军帽——闪闪红星,马灯——星星之火,军号——号角已吹响:红色革命精神代代传!▲《一网情深》/游金美/福建省/优秀奖福建是我国沿海大省,长长的海岸线养育了勤劳的福建人民,渔民出海打鱼,满载而归,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勤劳的人们靠着这一网情深,创造出美好的幸福家园。▲《脱贫攻坚》/刘晋华/广东省/优秀奖渔民生活在港湾,以前他们生活比较艰苦,很多人吃住都在船上,在国家脱贫攻坚的大力推进下,渔民穿鞋上了岸,也住上了自己的岸上房屋,结束了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生活。▲《蝶鱼》/鞠凤雪/广东省/优秀奖蝶鱼又叫蝴蝶鱼,形似蝴蝶,颜色多彩,非常漂亮。寓意着吉祥如意、福气临门。▲《瞭望v》/唐召学/贵州省/优秀奖作品展现的是海监v巡航钓鱼岛的场景。▲《和谐共生》/岳红霞/贵州省/优秀奖作品运用了多层拼接的方式,用黑色与白色的剪纸相互映衬,画面中一个彝家姑娘怀抱两个鱼而形成一个圆的形象,将形象进行了大胆的变形与夸张,同时把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展示出来,点题《和谐共生》。▲《大海的记忆》/杨红晓/贵州省/优秀奖本作品主要由骆驼、红船、人物、高铁、建筑物等组成。从下往上看,两边人物各自举着青花瓷和布;人民骑着骆驼走在道路上,带着各种商品等价交换,一带一路的交易正式做起,带着玉环市经济快速发展,红船见证发展奇迹。它是深蓝大海的产物,是玉环市的红色记忆;高铁的开通使玉环市的市场打开到全国。玉环市以后会给人们更多的红色记忆。▲《海天同庆百年辉煌》/王明梵/贵州省/优秀奖中国百年来一直在海上受到钳制,近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海军建设突飞猛进,航母巡洋舰等各式军舰战船,渔船畅游到五洲四海,百年来中国人民终于在深蓝的大海上有了话语权,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真是可喜可贺!▲《多彩世界》/袁天兴/贵州省/优秀奖作品中描绘了多彩的海底鱼,展示出曼妙的深海世界。▲《一路花开》/岳红霞/贵州省/优秀奖作品描绘了一群可爱的小鱼幸福游玩的场景,背景全是用花来点缀,展示出海洋之美犹如一路花开。▲《碧水蓝天庆百年》/王春晓/河南省/优秀奖碧水蓝天是我们每个人所向往的美好愿景,在党的领导下,碧水蓝天不是梦!▲《玉上明珠环是宝》/陈跃/湖北省/优秀奖作品以玉环特有的世界吉尼斯纪录石窗、海洋生物鱿鱼(谐音有余)来表现,鱿鱼触角上的吸盘像一颗颗珍珠,身上以阴剪的方式表现海参、蛏子、花蚶,两边是玉环盛产的鱼类;下面是特产海岛明珠之文旦;左边玉兰花代表玉环,右边是标题,图案下面是玉环绿色节能减排项目海上风电和海浪。▲《海的女儿》/刘金敏/湖北省/优秀奖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本作品展现了海的女儿化身为美人鱼,和海洋生物和谐相处的情景。作品用海洋中常见的漩涡表现大海的深邃和内涵,人与海洋和谐共生,一起走向未来。▲《我爱玉环海蓝蓝》/谢志平/湖南省/优秀奖该作品创作灵感与构思来源于玉环人爱海、护海的行为行动。作品主题以玉环人爱海、护海"少一片拉圾,多一片海蓝"的志愿者具体行动而展开,展现通过玉环人的努力而保护美丽海蓝!▲《人渔之歌》/谭周洪/湖南省/优秀奖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孕育了无数的生灵。作品《人渔之歌》用传说中的美人鱼、海洋鱼类和渔民丰收的场景,反映出海洋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折射出人类保护海洋的重要性。作品采用黑色宣纸剪刻,填色方法做出的彩色效果。▲《盼》/李雪/吉林省/优秀奖勤劳朴实的渔女,提着渔灯唱着渔乡的歌谣,用思念点燃一盏盏渔灯,用忠贞坚守永恒的爱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们是脚下这片沙滩、身边这片大海的忠诚守候者。渔灯是祈盼,祈盼阖家相聚、祈盼平安归来、祈盼满载而归,小小的渔灯照亮生活,照亮出海亲人回家的路。女人们守护一份家业迎候男人的归来,男人们穿行在风浪里,下海捕渔为生活拼搏。海水的流淌,犹如生命繁衍和律动。海水的波光,映照着人间的哀乐疾苦。提灯守候的渔娘、风雨中闯海的男人,为人民勾勒出玉环人文历史轮廓。▲《拥抱海洋》/李艳玲/吉林省/优秀奖剪纸作品《拥抱海洋》,设计当中,运用两层圆形的形式。外层的圆形(空心)图案是鱼、草、水组成。鱼象征着富贵、喜庆、繁荣、年年有余,也表达美好祝福之意。鱼离不开水,用鱼、水做外围图案,也表示我们要善待海洋,保护海洋,保护海洋环境。内部图案一半水一半花,也就是海洋和陆地。海洋和陆地对人们来说一样的重要。水的一面(海洋)是两只海豚,花的一面(陆地)是一个女孩。海洋生物海豚是友谊、和平、友好的象征。女孩伸出双手拥抱海豚,是一幅温馨的画面,也象征着生物与人类美好相处。▲《新时代农村秧歌队》/王文静/吉林省/优秀奖作品主要体现我党执政以来,乡村的精神面貌:村民安居乐业、振兴文化,村落繁荣昌盛的景象。▲《鱼获满满》/张旺/江苏省/优秀奖蓝色海洋,红色大地,传统元素体现新时代精神。▲《晒秋》/刘占业/江苏省/优秀奖作品展现金秋时节,连云港渔港码头的渔民在晒制海产品干货等渔业生活。作品周围饰以顺时针方向游的鱼,表达渔民的求顺心愿。▲《海洋之心》/徐进兰/江苏省/优秀奖海洋对一个国家来说太重要了。海洋是一个国家与外部世界联络沟通的重要通道,是与人们生活相连的重要的交通命脉。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颗爱护海洋的心!▲《大海的馈赠》/许小芳/江苏省/优秀奖大海赋予人们丰富的物质资源,让勤劳的渔民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海洋之美》/王聪/辽宁省/优秀奖作品以新石器时期的陶舟形器为主体,表现了海洋文化的传承和魅力,作品上方为当地传说唐王借地的“一箭之地”。▲《鱼水情》/韩月琴/辽宁省/优秀奖作品构图形似国徽,正中有党徽和“一”字样、下方有“人类命运共同体”、上方有“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字样,三行文字表现手法各异。祥云、如意、飞鱼、海水、波浪、各色花卉等庄河剪纸中的传统图案寓意着吉祥喜庆,呈现出民俗美;地球、党徽、红船、风帆、文字,则意在体现强烈的时代精神。作品表达了党和人民鱼水情深的感情,祝福奋斗了百年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人民心连心,推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心愿。▲《花龙灯舞》/张波/辽宁省/优秀奖《花龙灯舞》位于浙江省玉环坎门渔村,历史悠久文化丰厚,当地手艺人有用竹条白布等材料制作灯彩的习俗,灯彩又称“花龙”。每年正月初一,举行接龙仪式,在海边立红杆寓意着吉祥,举灯舞花龙,人们载歌起舞,鸣放鞭炮,花龙绕柱,送鱼龙归海,此为“化龙”,这一传统的节日延续至今,是我国海上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幅剪纸采用了北方剪纸的传统艺术手法为元素,中间突出二人手拿鳌龙领舞,后以众人拿灯相配,上为太阳、吉祥鸟、云、海鸥图案,下为众人抬龙灯队伍造型,配有鱼、水纹图案。▲《有余》/马松林/辽宁省/优秀奖又是一个丰收年。鱼米之乡又迎来了渔业丰收的喜人场景。渔夫刚刚从海上归来,抱着鱼儿,喜笑颜开!▲《鱼戏莲》/庞丽颖/辽宁省/优秀奖作品《鱼戏莲》采取夸张变形的绘画剪制方法进行剪制,图中采用“石榴坐牡丹”和“鱼戏莲”来寓意:我们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nafutia.com/ddts/84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