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最新方法 http://pf.39.net/bdfyy/tslf/
油价
国内
国网西北分部发布西北电网落实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实施方案
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发布西北电网落实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实施方案,制订5个方面25项具体措施,努力将西北电网建设成为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
国网西北分部结合资源禀赋、区位特征和电网特性,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从5个方面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加快建设送端型电网,扩大清洁电力外送规模,提升外送能力,构建坚强智能电网;加快建设清洁型电网,推进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和清洁替代,推动黄河中上游水能高效利用;加快建设智慧型电网,构建大电网安全主动管控体系、智能控制中枢、立体防御体系,建设数字化支撑体系;加快建设开放型电网,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加快抽水蓄能及储能的研究、建设,扩大省间资源互济规模;加快建设服务型电网,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务公司战略落地,发挥西北五省区资源互补、时空互济、市场互惠优势,服务西北区域省级电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和区域构建新发展格局。
按照实施方案,到年,西北电网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3.5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达到33%,继续保持国际领先水平;外送能力达1.35亿千瓦,相比“十三五”末翻一倍;外送电量突破亿千瓦时,是“十三五”末的2.5倍,其中清洁能源电量比例超过55%,比“十三五”末提高27个百分点。
来源:国家电网报
政策推动-年低硫燃料油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
燃料油是由石油的裂化残渣油和直馏残渣油制作而成,其拥有粘度大、含非烃化合物、沥青质多等特点,主要用于炼油与化工、交通运输、冶金等领域。目前燃料油在发电、锅炉等领域的应用不断减少,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需求处于稳定增长。根据燃料油中硫含量高低,燃料油可被分为高硫燃料油、低硫燃料油和超低硫燃料油,其中低硫燃料油中硫含量为0.50%m/m以下,超低硫燃料油一般为0.10%m/m以下。随着国内环保监管趋严,低硫燃料油在国内应用需求持续增长,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低硫燃料油的生产方式有三种,分别为蒸馏工艺、混兑和调和工艺、渣油加工装置,其中蒸馏工艺是将低硫原油经过蒸馏的的方式生产;混兑和调和工艺是以低硫渣油和高硫重质燃油为原料;第三种是直接通过渣油加工装置将高硫渣油中的硫含量降低。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年低硫燃料油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在全球中燃料油生产主要集中在南美、中东、中国等国家以及地区,全球燃料油年产量将近有5.3亿吨,部分用于自产自用,在市场中流通的有3.8万吨左右。近几年全球炼厂加大炼化装置的升级改造,燃料油向深加工的精细化方向发展,提升产品附加价值,使得燃料油产出率不断下降。
自年起,IMO发布新规,要求在海上行驶的船只必须降低85%的燃油硫含量。在此要求下,船舶使用的燃料油的含硫量最高不超过0.5%,低硫燃料油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年我国低硫燃料油有1千万吨的出口配额,在年我国下发的第一批低硫燃料油出口配额为万吨左右。总体来看,在年我国低硫燃料油的出口配额分配更加合理。
就年中国港口船舶供油来看,低硫燃料油供应量约为万吨左右,其中中国低硫燃料油产量占据供应量的一半以上,打破了年低硫燃料油依赖进口的局面。近几年随着国内船舶、海上运输产业的发展,低硫燃料油应用需求增长,目前低硫燃料油的生产企业主要有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浙江石化、中化等。
新思界产业分析人士表示,在环保以及相关政策的推行背景下,低硫燃料油在船舶中应用需求增长,促使低硫燃料油行业发展。我国是低硫燃料油生产大国,年出口量较为庞大。在生产方面,低硫燃料油市场竞争格局较为稳定,产需相对平衡,市场发展难度较大。
来源:新思界网
中亚天然气管道一季度向中国输气超亿立方米
新疆霍尔果斯4月7日电(李明李辉慧)记者7日从中亚天然气管道霍尔果斯计量站获悉,今年1至3月,中亚天然气管道向中国共输气逾亿标方,日输气在1.2亿立方米左右。
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中国首条从陆路引进天然气的跨国能源通道。该管道西起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穿越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经中国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入境,目前实现三线并行。中亚天然气管道入境后通过霍尔果斯压气站与西气东输二、三线管道相连,并从霍尔果斯一路向东,途经湖南、湖北,终达上海。该管道为沿线27个省区市的5亿多人口输送了清洁能源。
中亚天然气管道霍尔果斯计量站位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是中亚天然气进入中国的最后一站。中亚天然气管道霍尔果斯计量站站长宋浩勇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全天候对站区进行不间断常规和专业巡检,确保计量站安全平稳运行。”同时,中哈双方人员通过视频拍摄、照片传输等远程共享方式对中亚天然气实施监管,保证了中哈两国海关国际计量贸易交接的合规和顺利。
数据显示,中亚天然气管道于年12月投产,已安全稳定运行逾11年。截至3月31日,中亚天然气管道累计向中国输送进口天然气达亿立方米。
来源:中新社
中石油寰球公司开创国内挤压机设备基础整体浇筑先河
3月30日,由中国石油寰球公司承建的广东石化4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装置挤压机设备基础一次性浇筑成功,开创了国内高密度聚乙烯装置挤压机设备基础整体浇筑先河。
挤压机是高密度聚乙烯装置的核心设备。长期以来,挤压机基础施工分两层浇筑,虽然操作方便,但设备长时间运行后,基础和底板之间易产生缝隙,给设备运行带来一定影响。
为彻底解决基础和底板之间“毫米级”缝隙问题,高质高效建好广东石化项目,满足挤压机长时间运行的需要,寰球吉林公司大胆创新,提出了整体浇筑的构想。
整体浇筑可满足大型动力设备运行对基础混凝土整体性要求,但施工难度系数成倍提升。为确保万无一失,寰球吉林公司多次组织召开专项方案讨论会,讨论施工难点,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面对设备基础和底板之间的高度差,寰球吉林公司采用“吊模”施工工艺,在底板混凝土初凝之时即可快速对单个设备基础进行浇筑,再通过振捣边缘使底板混凝土和基础混凝土融为一体,并全程监控混凝土布料顺序、分层厚度模板及稳定性,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避免混凝土连续浇筑出现冷缝、翻浆等情况。
为方便预留孔洞模板的加工及定位,寰球吉林公司和设备制造厂家多次沟通,最终将圆形孔洞改为方形孔洞,保证了施工质量。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网
塔里木油田高质量投产27口新井
截至4月2日,塔里木油田加快推进博孜—大北、富满区带集中勘探、精细勘探和高效评价,27口新井提前“登场”贡献产量,生产原油7.7万吨、天然气3亿立方米,新井跑出了“加速度”,有力保障了产能到位率高效运行。
近期,塔里木油田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及“转观念、勇担当、高质量、创一流”主题教育活动与中心工作相融合,坚定不移实施资源战略,加大风险勘探力度,大力推进集中勘探,加大复杂超深层工程技术攻关力度,立足博孜—大北、富满区带积极落实规模效益储量,夯实了油气上产资源基础。
突出配套工程,推动钻完井提速提质。整体谋划塔里木盆地勘探部署,分区域固化提速模板,形成了“库车提速二十二条”“塔北提速十二条”“塔中提速十二条”等提速方案。完善富满区带超深井定向技术模板,成功解决了高温仪器螺杆配套、桑塔木井壁失稳、轨迹优化等系列问题,形成富满米超深井定向技术模板,其中果勒H井刷新塔里木最深水平井纪录。持续强化装备及工艺配套,加速推动富满钻完井提速,完试的5口井均获百吨以上高产,新建原油产能15.5万吨。满深3井从2月7日在超深层试获日产超千吨油气流不到一个月时间,其集输工程就一次性投产成功,极大地提升了新井产量的提前“变现”,为产量任务的完成争得了主动权。
突出生产组织,提高产能建设效率。梳理优化探区内好的经验做法,精细钻机运行,提升钻机运行效率,钻机动用率最高达98.73%。创新实施钻机“以小换大”、钻机“接力跑”等措施,缓解了优质钻机供需紧张的局面,为重点井的油藏评价保驾护航。采用地面队独立支撑取代原钻机,完成单井测试及改造求产作业,缩短了原钻机作业周期,提高了完井时效,大幅降低了钻完井投资。
突出抢先抓早,打造提质增效“升级版”。高效组织井位审查,严格落实区块专打的思路,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开新局。实施地面和地下一体化、精细优化施工流程等一系列举措,创新形成逐条勘探、逐段评价、逐体开发的工作目标,实现储量升级和产能升级。
今年年初以来,塔里木油田建立产量倒逼机制,打破常规抓统筹,争主动、早投产,各环节前伸后延超前开展,促进新井开钻42口,完井21口,累计进尺25.3万米,完成年度计划进尺的29.9%,推动重点区块钻完井速度不断提升,刷新同一区块3支钻井队伍年度进尺同时上2万米纪录,为完成油气产量任务注入了强心剂。
来源:中国石油网
国际
美国愿意取消与伊核协议不一致的对伊制裁以重返该协议
外电4月7日消息,美国国务院周三表示,美国愿意取消对伊朗的制裁,包括与年伊核协议不一致的制裁,以重返伊核协议,但没有提供细节。
“我们准备采取必要措施,包括取消与JCPOA不一致的制裁措施,恢复遵守JCPOA。我无法在这里详细说明可能有哪些措施,”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NedPrice)对记者说。他指的是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
来源:外媒网
墨西哥石油公司(Pemex)炼油厂发生重大火灾
墨西哥媒体和当局周三表示,位于墨西哥湾东部城市米纳蒂特兰的墨西哥石油公司(Pemex)炼油厂发生重大火灾。该炼油厂是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运营的六家炼油厂之一,产能最高可达每天28.5万桶。
来源:路透社
埃尼在安哥拉近海发现轻油
据哈特能源4月6日消息,意大利埃尼(Eni)集团4月6日表示,该公司以基础设施为主导的勘探工作,已在安哥拉近海Cuica远景区发现了预计高达2.5亿桶的石油储量。
Cuica-1NFW井位于ArmadaOlombendoFPSO(东部枢纽)附近,位于15/06区块,由Libongos钻井船钻探至垂直深度4米。这家意大利能源公司表示,这口井在中新世砂岩中发现了80米长的轻质油柱,并描述其岩石物理性质良好。该地区水深约米。
该公司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这一发现证实了该区块的勘探潜力,并证实了埃尼公司通过有效的专有技术和迅速将资源转化为生产的能力,进一步释放该地区的价值的坚定承诺。”
这家意大利运营商与SonangolPP(36.%)和SSIFifteenLtd.(26.%)合作,计划对该井进行上倾角侧钻,以获得最佳的生产井位置。
Cuica位于东部枢纽的海底网络附近,为快速对接铺平了道路。预计将在6个月内开始生产。埃尼称,数据显示,日产能可能在1万桶左右。埃尼公司称Cuica是Caba?a开发区内第二个重大的石油发现。此次勘探胜利,是该公司在年疫情后勘探活动重新启动和油价暴跌后在该区块首次商业发现,此前在年至年期间,发现了Kalimba、Afoxé、Ndungu、Agidigbo和Agogo并进行了评估。
该区块也是埃尼运营的西部枢纽的所在地,该枢纽于年底开始生产。
埃尼表示,安哥拉最近将15/06区块的勘探期限延长了3年,至年11月。埃尼表示:“自年以来,安哥拉一直是埃尼集团有机增长战略的关键。除了15/06区块的两个生产中心和正在开发的Agogo中心外,埃尼目前在勘探阶段的1/14区块(刚果近海下游盆地)、CabindaNorte和CabindaCentro区块(陆上)进行作业,并将很快增加其在纳米贝盆地近海28区块的作业面积。”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伊拉克着手开发本国巨大的天然气储量
据油价网年4月5日巴格达报道,官方估计,伊拉克的常规天然气探明储量总数至少达到3.5万亿立方米,或占全球天然气总储量的1.5%左右,这个数字使伊拉克成为全球第13大天然气储量拥有国。
伊拉克包括伴生天然气在内的四分之三天然气产量是在与石油相同的储层中发现的。然而,国际能源署(IEA)估计,伊拉克最终可采天然气资源量将大大增加,达到8万亿立方米,其中大约30%被认为是非伴生天然气。尽管蕴藏着巨大的天然气资源,但伊拉克多年来在开发伴生气和非伴生气方面几乎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伊拉克对伴生气主要放空烧掉,却忽视开发非伴生气。不过,伊拉克近日与法国石油和天然气巨头道达尔公司签署了一项框架协议,双方将在4个主要项目上合作,其中包括开发伴生气项目。
根据伊拉克石油部长贾巴尔所说,这项数十亿美元协议的一部分将涉及在位于伊拉克南部的5个油田建造生产天然气的设施,这5个油田分别是西古尔纳-2油田、马季努恩油田、拉塔威油田、图巴油田和鲁哈伊斯油田,这5个油田预计将日产至少3亿标准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天然气日产量在第2阶段开发后将增加一倍。伊拉克和道达尔公司之间的框架协议是在1月27日双方签署了一项开发各种大型项目的谅解备忘录之后签署的,包括在南部的拉塔威油田、东部的迪亚拉油田和东北部的安巴尔油田进行伴生气开发。道达尔公司已经在伊拉克各地开展业务,它拥有南部米桑省哈尔法亚油田22.5%的股份,以及北部库尔德地区萨尔桑勘探区块18%的股份。
这个框架协议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道达尔公司将参与一座0兆瓦太阳能发电厂的建设和运营,以及一个利用重新引导和再处理海水来提高油田压力以应对产量下降的项目。根据伊拉克石油部门的消息,道达尔公司将专注于每天处理大约万桶海水,并致力于提高拉塔威、朱拜尔、西古尔纳-2、马季努恩和鲁迈拉等油田的伴生气产量。这似乎是道达尔公司试图判断是否要接管整个通用海水供应项目(CSSP)。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西方石油将合作建设碳制生物乙烯中试工厂
据ICIS网站4月6日休斯顿报道西方石油公司的子公司西方石油低碳合资公司(OLCV)和生物技术公司CemvitaFactory计划建立一个生物乙烯试验工厂,用人造二氧化碳(CO2)生产单体。该试验工厂的产能为1吨/月,利用二氧化碳、水和光生产生物乙烯,估计将于年启动。这些公司没有透露将在何处建造这座工厂。这项技术与碳氢化合物生产的乙烯具有竞争力,尽管两家公司没有具体说明价格。
Cemvita公司首席技术官TaraKarimi表示,这一过程是通过从香蕉中提取一个基因,并通过基因工程将其植入Cemvita的微生物中开发。
OLCV技术副总裁RobertZeller表示,如果成功,该项目将为西方石油提供另一种乙烯来源,用于生产聚氯乙烯(PVC(,-.00,-1.55%))。
Cemvita表示,它的技术可以处理多种二氧化碳源,几乎不需要调整。在最初的试验阶段,它计划从当地的天然气供应商那里购买二氧化碳。
该公司表示,稍后将使用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利用直接从大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
OLCV本身也参与了美国的几个碳捕获与封存(CCS)项目。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油观察智库整理
石油观察于年首次举办中国能源周以来,以专业、精准的行业主题聚焦,广泛的行业人脉资源,全面的行业资源服务范围,吸引着越来越多行业人士参与其中。
中国能源周--放眼当下全球政治经济和能源环境,来把脉中国能源发展的路径和发展前景。全力打造中国顶尖能源盛会。中国能源周是具有全球视野的行业大会,致力于创办中国自己的能源周,立足中国,辐射亚太,并逐步影响全球。
会议的主题内容包括:全球经济、地缘政治、宏观经济与政策、能源转型、能源改革与发展、能源投资、一带一路、中美俄关系、天然气市场、原油市场、新能源、燃料油、技术创新、人民币国际化、外汇政策、财税政策等。
中国能源周采取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活动组织形式,各种专业主题会场独立并行,专业研究深入,业务探讨范围广泛,是中国范围内最为综合、专业的能源盛会。
愿景:发出中国能源行业影响世界的声音
准则:把握机遇,共享未来
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