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证券有色组
曾智勤
报告摘要
我国锂资源并不稀缺,但有效开发不足,原料对外依赖度高。据USGS,截至年末,中国锂储量/资源量分别为/万金属吨,全球排名第4/6位,属于第二梯队。而年我国锂原料产量约金属吨,占全球比例仅10%。当年基础锂盐冶炼产能却高达全球的71%,锂盐出货量占全球消费量的49%,比例远高于10%,意味着我国大量的锂原料需要从国外进口。
国内盐湖提锂开发潜力巨大,产量规模释放指日可待。1)我国锂资源以盐湖为主,多分布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青藏地区。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我国约82%的锂资源量赋存于盐湖中。而青海、西藏两地的盐湖资源量占全国盐湖总资源量比例超过90%,但当地开采环境差,且盐湖镁锂比普遍较高,导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锂资源开发严重受限;2)但目前我国盐湖提锂技术已有所突破,未来产量高增可期。一是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我国逐步研发出适用于高镁锂比盐湖的提锂工艺;二是技术工艺的不断优化带动成本持续下行,生产经济效益凸显,叠加新能源行业景气度高企吸引大量资本入局,有望促进青藏盐湖区形成成熟的产业集群。
锂原料价格有望加速上行,国内低成本优质资源迎来重估机遇。1)锂价上涨动力充足。疫情放缓后,中下游电动车供应链需求持续超预期,碳酸锂→氢氧化锂→锂精矿全面上涨。展望后市,行业供需格局不断向好,价格上涨趋势料将延续;2)产业链利润有望向上游转移。复盘本轮锂价反转行情,碳酸锂自底部以来的涨幅近%,而锂精矿仅上涨仅30%左右,滞涨明显。此外,据我们测算,冶炼厂目前盈利超过4万元吨,盈利水平约为碳酸锂价格的50%,接近18年最高点58%。在当前冶炼产能相对富裕(相较18年翻倍)、锂原料稀缺且价格处于低位的背景下,未来冶炼厂利润或将有所收窄,产业链利润分配往上游转移。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