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卡力孜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7456.html
作者:Kris
来源:Kris在路上(ID:krisgtd)
这个假期,去看了电影《我的姐姐》。电影里有一句台词特别扎心:“哦,姐姐,你去飞吧!放开我的手,就不会累了。”这种既心酸又心疼的复杂情绪,一下子就戳中了所有父母的心。《我的姐姐》是由金马奖最佳编剧游晓颖亲自操刀,“国民妹妹”张子枫主演,只不过这次,一直被照顾的妹妹变身为姐姐,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安然和她弟弟,在传统重男轻女家庭中,是一对彼此嫌厌的姐弟俩。一场意外,父母离世,年仅6岁的弟弟连同他的人生,都落在姐姐稚嫩的肩上。本以为是一部鼓励二胎的宣传片,收获的却是猝不及防的感动。如何不辜负自己,又不抛却亲情?这份自我与责任的冲突,不仅在安然每个独自挣扎的光影里胶着,也贯穿着曾在亲情中面临抉择的你我。更是每个二胎家庭里,父母绕不过去的命题。对此,《我的姐姐》没有给出直接的最优解。但却以一段挫折与成长共存的陪伴,揭露了有关二胎家庭的3个真相。01父母的偏爱,是二胎家庭的灾难飞来横祸,让原本完整的家庭支离破碎。作为彼此在世上唯一的亲人,安然和弟弟本该相依为命。但两人起初的相处,并非人们所想的这样。安然视弟弟为累赘,到处给弟弟找领养的人家,弟弟则对姐姐管教各种不服。看到姐姐复习功课,弟弟一脚把她的笔记本电脑踹开。姐姐接自己放学回家,就是不想跟她走,差点让路人以为姐姐是人贩子。闹得最凶的一次,安然甚至翻出房产证来宣示主权,让弟弟在家里规矩一点。弟弟二话不说,一口唾沫吐在了姐姐的脸上。这一切冲突,和父母在世时对弟弟的偏爱脱不了干系。在重男轻女的传统家庭里,一切都以年幼的儿子为中心。但凡姐弟起了争执,不管是何缘由,安然永远是被迫妥协的那一方。久而久之,弟弟甚至会指着姐姐的鼻子大喊:“爸爸说了,这房子里的一切都是我的,你必须听我的!”一边是众星拱月的骄纵,一边是不被看见的委屈,堆压多年的矛盾,总有一触即发的那刻。想起去年发生在日本大阪的一起家庭悲剧,24岁的姐姐因为情绪失控,亲手把只有3岁的弟弟活活踢死。站在法庭上,姐姐泣不成声,因为是女孩又年龄最大,父母默认她就该承担一切。不只是家务活,就连照顾弟弟的重担也压在她肩上,如果把弟弟惹哭了或父母不满意,就免不了辱骂和毒打。别人的童年都是和父母一起其乐融融,而作为姐姐,她最大的愿望却只是能安稳地一天吃三顿饭。长幼之间的矛盾,错往往不在孩子,而在于他们平时被对待的方式。谁都渴望被平等对待,父母的爱的长期失衡,最终演变成一场灾难。著名心理治疗师苏珊曾说:“明智、成熟的父母会考虑到家庭中每位成员的感受和需求。”忽略一方感受,不讲原则的偏爱,只会让嫌隙更深——被偏爱的有恃无恐,被妥协的委屈怨恨。只有在平等互爱的环境里相处,两个孩子才能慢慢结下一起面对人情冷暖,世间悲欢的羁绊。02被爱的老大,
才有爱老二的能力
就像影片里姑姑对安然说的那样:“我是姐姐,从出生那刻开始,就一直都是。”每个女孩都曾是家里的唯一,而当弟弟或妹妹降生后,她们就被冠上了统一的名字——姐姐。所有人都说“长姐如母”,姐姐就应该担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却忘了她们也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医院里有稳定的工作,可为了弟弟,生活变得晨昏颠倒;安然想要考研去北京,可为了弟弟,人生的梦想只能一再搁浅;安然有彼此相爱的男友,同样因为弟弟,当男友父母谈起孩子的事情时,她只能默默松开男友的手。终于,无法忍受这一切的安然找到撞死父母的肇事司机,声嘶力竭地质问:“他爸妈死了,所有人都觉得是我的责任,明明我什么都没有做错!”世人都觉得姐姐本应如此,但其实姐姐看似坚强的外壳之下,藏着一颗摇摇欲坠的心。她也是一个需要被爱的孩子。别人总要求大宝“无条件”包容、爱护二宝,却常常忘了给予大宝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