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纪录片《阿尔瓦·阿尔托-芬兰珊纳特赛罗市政中心》
PART2:建筑设计最应该学习的不是机器,而是自然
20世纪30年代阿尔瓦·阿尔托的作品是将现代助于与北方的自然和社会状况协调一致的又一例证。阿尔托位于年出生于芬兰库奥尔塔内,在赫尔辛基学习,在芬兰人的国家身份遭质疑,极力摆脱俄国的影响寻求自治的气氛中长大。广义地说,主要有两种19世纪末的“重要”建筑文化对他产生了影响。其一是朴素的北欧古典主义,它源于18世纪末,在20世纪的阿斯普伦德的作品中得到了精确诠释;其二是国家浪漫主义思潮,它借鉴了哥特复兴和亨利·霍布森·理查德森的理念,在民族深化和乡土建筑中找到了灵感。世纪之交时,芬兰的拉尔斯·松克和伊里尔·萨里宁的作品将这两部分作了最好的展示,阿尔瓦·阿尔托最终成功地将这两种传承下来了的趋势糅合成一个综合体。在这方面,真正的方言(而不是浪漫化的解读)成为了重要的助推器,因为它足以揭示了那些适应芬兰严酷的气候、地形特征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的类型——形式。当然,同时也体现出对当地材料,尤其是木材直接而完美的利用。
20世纪20年代,现代运动只是慢慢的渗透到芬兰。阿尔托主要通过接触荷兰、德国和法国的范例获得新想法。位于《图尔库消息》报社大楼(年开始设计)的构思源于新建筑术语,以新建筑五点作为设计基础。其结构上对可塑性的强调、空间的变化性、正立面规范的连接,使得这座公认的伟大作品刻上了这位卓越人物的烙印。-年,从维普里图书馆三个重要项目的演化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阿尔托从新古典主义起步到“功能主义”风格形成的成长历程。虽然阿尔托没有很明显地使用古典柱式,但还是保留了古典传统中的的抽象图式(例如频繁地使用主厅、通道中的列队行进特征、空间和物体摆放的精致感以及后来反反复复对已损毁的古代剧院的斜角产生的兴趣)。《图尔库消息》报社大楼一楼的结构网络展现了对希腊神庙设计中柱子排列的透彻了解,而维普里图书馆最早的项目似乎模仿了古典殿堂的布置或是其内部的长方形区域。在相同的早期阶段中,正立面逐渐抛弃所有所有装饰,呈现出严格的新古典主义样式。最终建成的维普里图书馆保留了富于变化的对称感和序列感。由天窗逐级的平面横穿而成的天花板下面的内部空间彼此衔接。带纹理的弧形木屋顶强化了会议室空间和光线的多种调节功能,这一做法暗示了阿尔托后期发展中的自然主义(倾向)。总的来说,图书馆摒弃了早期现代建筑中某些机械特质。他的功能原则不关枯燥的计算,而关乎对人类需求、照明角度及声音的流淌的诗意反应。
在帕米欧疗养院的设计中,阿尔托将建筑主体赋予了“人文主义”理想,也可以算是现代主义运动中的杰作之一。建筑物坐落在赫尔辛基以西大约50英里的一个略微抬高的地方,可以俯瞰森林和湖泊。疗养院建设时期,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以及接近绿色植物被认为是治疗结核病最好的方法(这座疗养院专门用来治疗这种疾病)。从一开始它就体现除了客户的需求与新风格(倡导的)哲学上和视觉上的“卫生”观相吻合。病房位于长长的六层高的板楼中,面朝南方,沿着北边(修筑)的长廊将它们连接起来,屋顶有一个开放式的平台,一部分覆有罩棚,病床可以在特别温暖的日子里从最顶层推出来。设计特别注意到了观景角度以及冬夏二季光线照入病房的控制。大量通向建筑东端的露天平台的结构为锥形的混凝土“主体”,连接悬臂式的楼梯,形成开放式的立面,使得通行更为自由。弧形的细节和富有雕塑感的造型突出了该侧翼由单一材料建成的特点。与其他更具硬纸板质感的国际风格建筑形成对比。
病房后面聚集了含有“服务”元素的过厅、医生工作和休息区以及护士工作区。每种功能的表现形式都略微不同,来配合现场地形。阿尔托使用展开式的平面和细长状的病房,使光线能从任何方向穿过建筑,展现出如何把一个建筑群化整为零来应对多变的地形条件。病房和休息区在入口处合二为一。门窗布局和细节上的变化保证了各主要部分能够完全贯通。疗养院像一艘比例适中的航船扬起在芬兰大地上,整洁的外观、均衡的比例和光线充足的空间充分体现了它的治疗功能。同时,水平式的阳台、钢管栏杆和层叠的花园把整个建筑与周边用地连接起来。
帕米欧肺病疗养院部分模仿了杜伊克和毕吉伯于年在希尔弗瑟姆外建造的日光疗养院的说法是有理有据的。首先,这座疗养院坐落在树木繁茂的地方,各种功能区域分布在建筑的不同方向上。此外,阿尔托对诸如斯特尔疗养院的排气管井这样的特殊细节进行了再加工。他也有可能采用了几年前在苏联发展起来的集合住宅设计原则,在一块厚板上置有多个独立的房间,其集合功能全部集中在由不同几何造型所构建的辅助区域。有人曾指出,这种布置也影响了勒·柯布西耶的瑞士学生宿舍。无论在学生宿舍还是疗养院中都可以发现早期现代建筑思想已经延伸至更为崭新、复杂、正式的区域。
年,阿尔托参加了在帕特里斯号游轮上举办的“现代建筑国际会议”(CIAM)。从帕特里斯号放眼望去希腊诸岛、帕提农神庙和蓝色大海尽收眼底。在这里,阿尔托见到了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和格罗皮乌斯这些现代建筑真正的主角们。他们也对这位刚暂露头角的建筑天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国内,阿尔托已经能够让他的委托人逐渐转为欣赏新建筑了,当然这并非易事。现代主义的实用价值和象征层面逐步被芬兰顶尖的工业家和社会团体所接纳。芬兰是一个主要靠木材工业推动经济生活的年轻国家,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但却仍旧保留着森林广袤和湖泊众多的自然地貌。阿尔托迅速抓住这个显著特点,让现代建筑既可以适应地形要求又可以满足偏僻乡村小市区居民的社会需求。
从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阿尔托忙于萨尼拉纸浆厂的各项设计任务(包括工人住房)以及参加各种各样的设计竞赛,为莫斯科的芬兰公使馆设计就是其一。年,他在赫尔辛基郊外为自己设计了一套住房。以砖块和木料为材,柔和了一系列的纹理和细微的曲线,也使用了一些植物和天然材料,以示与5年前的白色混凝土式样区别开来。在年为巴黎国际博览会设计的芬兰馆中,他采用了标准化的木料切片,而在年纽约世界博览会上,他用弧形木墙制成一件芬兰展品,不禁让人联想到芬兰水路地貌的曲线和轮廓。诸如滑雪板和螺旋桨之类的展品彰显了芬兰人利用胶合板制造功能齐全、工艺精制的物品的高超技艺。这些展品与阿尔托建筑中使用的波状起伏的木板同出一辙。同期,阿尔托创造了弧形的玻璃器皿和胶合板家具,后者以人体为模板。这种拟人观与阿尔托建筑观的核心理念相吻合,甚至接近于他对古典形式的理解。这种转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