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在留言区互动,评论您对此书的看法
我们将随机抽取一名读者朋友赠书
基本信息
书名:《帖木儿之后:年以来的全球帝国史》
(本书曾荣获年沃尔夫森历史奖)
书名原文:AfterTamerlane:TheGlobalHistoryofEmpireSince
作者:[英]约翰·达尔文(JohnDarwin)
译者:黄中宪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库
出版时间:年3月
关键词:全球史,世界秩序,亚洲崛起,欧亚革命
内容简介
年,最后一位“世界征服者”帖木儿,在前往中国的途中去世。这不仅造成了帖木儿帝国的崩溃,自成吉思汗以来,草原帝国主导整个欧亚大陆的时代也就此结束,全球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在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世界史叙事中,地理大发现、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以及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的兴起”——这些名词构成了人们解读近现代全球发展历程的关键线索。但在牛津大学重量级史学家约翰·达尔文看来,世界历史的重心是欧亚大陆而非海洋世界。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欧亚世界来说,年才是多元化的全球现代历史的开端。帖木儿霸业的溃败,直接催生了欧洲、伊斯兰世界与东亚三足鼎立的局面,而欧洲在数百年里都感受着来自其他文明的巨大压力。这种漫长的动态均势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欧亚革命”的来临……
这部重新解释全球化世界由来的历史巨著,跳出欧洲视角,全方位俯瞰了年以来的世界舞台,将奥斯曼、萨法维、莫卧儿、“中华”、日本、俄罗斯(苏联)、英国、美国等帝国,拉进欧亚大陆竞逐的大棋盘,使得这年的世界历史,不再是西方的独角戏。《帖木儿之后》呈现出宏大的世界历史图景,展现了欧亚帝国的兴盛与衰落。这部巨著有助于我们思考世界秩序的形成,以及中国在新形势下的定位。
作者简介
约翰·达尔文(JohnDarwin)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牛津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牛津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首任主任。
重点研究帝国史和全球史,尤其是大英帝国的兴衰史,著有《帝国筹划:-年英国世界体系的兴衰》《未终结的帝国:英国的全球扩张》等重要著作;因其追求跳出英国和欧洲视角重新审视世界,而广受世界主流历史学界的推崇。
年,因作品《帖木儿之后》获得英国历史学界殊荣沃尔夫森史学奖。
年,当选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年,凭借在全球史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被授予大英帝国CBE勋章。
媒体评论
这是一部大开大合的全球史,意在重新解释全球化世界之由来。本书结构大胆而富有新意,行文生动而有史有料。作者将内亚史、帝国史与海洋史很好地结合了起来,给人以开脑洞般的启发。
——昝涛,北京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
《帖木儿之后》是一本思想深邃、发人深省又具可读性的经典全球史作品。约翰·达尔文笔下的现代世界的诞生并不等同于西方世界的兴起,而是全球各地此消彼长的帝国交流与竞争的结果。无论是想了解诸帝国留下的过去,还是想理解帝国的遗存将如何影响人类的未来,此书都值得一读。
——朱联璧,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这是一部大历史的巨作,也是一位帝国史学家转型为全球史大师的伟大成果。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教授,《世界的演变》作者)
又一部精彩而富于想象力的世界史著作精品,不断吸引人们阅读、探究……能够驾驭广阔时间与空间跨度、不断引发读者沉思的作者值得我们致敬,而达尔文就是这样的作者。
——保罗·肯尼迪(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大国的兴衰》作者)
目录
推荐序
前言
人名、地名小注
篇章页图注
第一章重新面向东方
帖木儿之后
全球史
关于欧洲扩张史的反思中世纪的欧亚
第二章中央欧亚与大发现时代
西方的崛起
伊斯兰势力的抗衡
东亚漫长的16世纪
与欧洲相比
结论
第三章现代初期的均势
雄心的局限:更广大世界里的欧洲人
内陆帝国主义:从莫斯科大公国到俄国
东亚的创新
饱受压力的诸伊斯兰帝国
欧洲在欧亚世界的地位
第四章欧亚革命
地缘政治革命
大分流
文化对比
多视角的检视
第五章与时间赛跑
欧亚的时机
发明西方
迈向世界经济
“大欧洲”的边界地区
不稳定的欧洲
与时间赛跑
第六章全球殖民主义
帝国的限制
帝国的远景
非洲及其分治的地缘政治
竞争共存
全球经济
文化战争
欧洲全球殖民主义“未竟的事业”:东亚与中东
第七章步向世界危机
混乱的时代
没有尽头的战争?
革命与帝国
破裂的世界秩序
帝国主义兵戎相见
第八章帝国碰壁
瓜分欧亚
去殖民化
未宣明的帝国
无限制的帝国?
第九章帖木儿的阴影
帝国史:帝国无处不在
帝国得以存续的模式
趋同的条件
帖木儿的阴影:欧亚世界不愿接受单一规范
推荐序
强世功:没有帝国的帝国史
一
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普遍被看作全球史的开端。这不仅因为大航海发现了整个地球的面貌,将全人类连为一体,更重要的是现代文明从西方兴起并征服地球的其他地区,从而塑造了全球化的世界,以至于今天不少人憧憬着美国所代表的“历史终结”和“世界帝国”的降临。
然而,达尔文(JohnDarwin,—)的《帖木儿之后》试图突破西方经典著作以及流行教科书以西方为中心展开的历史叙事,他带领读者穿越诸多陌生的历史场景,将目光投向了东方与西方互动的历史宏大叙事。他选定的历史起点并非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年,而是很少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