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诗学视野与制图学节选丨王敖

北京白癜风的价格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大图”:唐代的诗学视野与制图学(节选)

作者:王敖

翻译:王治田

本文是即出新书中一章的节选,注释从略。

本章将通过跨媒介的考察,来探讨中唐文学世界如何造就了壮丽的奇观,借以理清文学和地图之间的重要关联。中唐时期,各种世界图像在不同媒介间被唤起,并在公私场所传播,为观众们带来一系列崭新的地理学知识和重新活跃的宇宙观。尽管文学如何表现世界的话题,已被文学史家充分讨论,本章拟引入制图学的维度:不仅其本身少被研究,而且也鲜少有人探讨其与文学的关系。本章将对一些反映了同时代制图学发展成就的中唐文学作品进行解读,重新阐述中唐作家们对世界的诗学重构。

九世纪早期的文学,产生了一些新奇的表现世界的方式。李贺的《梦天》想象站在月亮上俯瞰宇内,九州大地一派烟雾迷茫、清水微尘的景象。柳宗元的诗歌和散文激活了通常在地图中才可以见到的地理细节,以求在边缘地带与朝廷权力展开对话。在《观山海图二首》中,诗人张祜像是在阅读帝国舆图那样,观赏着那幅广为人知的古老山水画卷。所有这些例证,都展示了中唐文人们强大而富有穿透力的眼光,显示了当时文人空间想象的宏阔壮美。

这些诗学奇观和同时代制图学发展,尤其是“大图”的制作,遥相呼应。中唐时期,“大图”的制作者们宣称他们可以通过在地图上划定政治和文化的疆界,来实现帝国权力对世界的主宰。尤其是贾耽的《华夷图》,体现了当时文人制图学的最高成就。它将最新的制图学方法与艺术的表现方式相结合,从而使其对地理地貌特征的绘画式呈现具有了宇宙的和历史的秩序。“大图”(以贾耽的地图为例)与同时代文学作品中对世界形象的呈现之间的对话,成为本章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nafutia.com/ddts/76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